【语文】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语文】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在指定方格内。

《唐诗三百首》汇集了唐代诗歌中许多kuài()炙人口,富有代表性的诗作。这些诗作,没有矫()揉造作,只有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士人情怀,只有寄情山水、怡然自得的隐逸()之风;没有附yōng()风雅,只有慷慨激昂的壮志,也有落寞àn()淡的愁肠,还有婉转低回的心曲。

填字

注音

【答案】汉字:脍、庸、黯注音:jiǎoyì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脍炙人口,kuàizhìrénkǒu,原义是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

附庸风雅,fùyōngfēngyǎ,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黯淡,àndàn,释义(形)暗淡。

矫揉造作,jiǎoróuzàozuò,矫:使弯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造作:制造。形容很不自然地故意做作。

隐逸,yǐnyì,意思是隐居之士。

2.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按照艾青的两个创作高峰期来整理其代表诗作,以下不应该归入其抗战时期作品的两首诗歌是:

A.《黎明的通知》

B.《北方》

C.《光的赞歌》

D.《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E.《鱼化石》

F.《我爱这土地》

【答案】CE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及作家作品。

抗战时期是诗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期。这一时期,诗人将对祖国苦难的忧郁和对光明、对理想的欢愉结合在一起,对祖国苦难的认识更深沉,对光明的认识逐步深化,代表作有《我爱这土地》《北方》《献给乡村的诗》《旷野》《黎明的通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文革结束后,艾青又进入了一个诗歌创作的高峰期,这时期的诗在保有了以往风格的基础上,更注意理性的挖掘,因而也显得更为凝练、深邃,代表作有《鱼化石》《镜子》《光的赞歌》等。

故选CE。

3.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诗人对抚养他的保姆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这首诗发表时第一次署名“艾青”,是他的成名作。

B.艾青因为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活动,被捕入狱。在监狱里,他失去了绘画的条件,就开始写诗,写了《黎明的通知》。

C.擅长绘经画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如《刈草的孩子》中“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的割草孩子,寥寥几笔,形神毕现。

D.艾青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是在1978年以后,他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B.“写了《黎明的通知》”表述不正确。在监狱中,艾青失去了绘画的条件,于是开始“借诗思考,回忆,控诉,抗议”,写下了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故选B。

4.下列关于语文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是并列分句;“与其仰慕传奇,不如自己铸就辉煌。”是选择复句。

B.范仲淹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谥号文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稍逊风骚“中“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D.“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是转折复句;”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是因果复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语法知识与文学常识。

B.“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表述有误。唐宋八大家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范仲淹不是其中之一。

故选B。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重阳①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②无主更西风。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③如梦中。

【注】①这首诗是文天祥被捕后,在元监狱囚禁期间所作。②黄花:指菊花,即黄菊、秋菊。

③龙山:隐喻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发源地,也有称为“方山”的。

(1)划线句中点明时令是“秋”,你还在诗中()、()等处读到了“秋”。

(2)该诗描绘了浓重的“秋景”,情景交融,请结合诗句试作分析。

【答案】5.(1)落叶(2)黄花、西风等。

6.参考:借“流水”与“落叶”,表达了自己难以阻挡这一历史趋势的悲痛之情;诗人又以勇立“西风中的无主黄花”自喻,表达了自己坚守理想和民族大义、绝不屈服的决心。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

根据题目要求,找出诗句中能够表明季节是“秋季”的词语即可,寻找时可着重于能够代表秋季的景物和事物等。“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学资源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案 试题 课件 作业 各类复习资料 各类考试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