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6讲 课题13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pptx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6讲 课题13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pptx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容导航;;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早期社会治理思想

(1)夏商: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

(2)西周: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提出“_________”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敬天保民”是西周初期统治的基本政治和治国方针,其内涵认为“上天”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敬天保民”实质是人文主义思想,对儒家“民本”思想产生重要影响。;2.先秦时期的法治思想

(1)《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

(2)郑国的子产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_______”。;3.德治与法治之争;评价;(1)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为了让君主利用刑律强化中央集权,刑律成为镇压人民、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2)“依法治国”是要实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否定任何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隋唐;图解历史;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法律制定;2.基层教化;(1)加强了对危害封建专制统治行为的刑事镇压。

(2)设立“奸党罪”专条,严禁臣下结党和内外官交结。

(3)重典整饬吏治,严惩贪官污吏。

(4)以刑罚加强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

(5)严惩流民。;;;材料涉及秦朝的法律体系,首先反映出秦朝采取了轻罪重罚、严刑酷法的治理模式,其次秦朝法律政策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理念。

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的经济发展思想是什么?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角度2唐代的法律;材料是对唐代律法的论述,阐释了《唐律》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律》所体现的法律理念。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唐代“礼法合一”:法律儒家化的完成。

唐朝确立了以“德主刑辅,礼法并用”为主的法律指导思想,以儒家主张的纲常礼教作为法律的指导原则和定罪量刑的基本依据。自此,礼与法完全的融合,实现了“礼法合一”,古代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完成。;材料古??中国蒙学教材(部分);《三字经》;;;材料中国成文法传统源远流长,从《法经》到《唐律疏议》,一脉相承,沿革清晰。除律外,令、格、式、典、敕等也是国家制定法的重要形式,这些法律形式虽名称不一,但在法的效力渊源上基本相同,都是由皇帝和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发布的,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为了维护至上的皇权和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统治者采用各种手段强化政治控制,侵犯皇权和国家利益的行为是重点打击对象。因而以惩恶为目的的刑法被特别强调,刑法体系既发达又严密,对维护封建统治作用不大的民事行为,统治者则不够重视,因此国家制定的法律中涉及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较少。——摘编自王谋寅《试论中国古代法律秩序的特征》;;;(4)以法治吏,维护统治: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古代社会所说的人治其实就是官治。为了发挥官治的作用,那就需要治官,控制官吏的权力,防止权力滥用。;;(2020·山东高考)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解题揭秘;阅卷点评;1.(2021·天津高考)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

A.推行仁政 B.以法治国

C.规范行为 D.监督民众;对于统治者,孔子认为要具有“身正”的品质,韩非子主张应遵守法律,二者从不同的角度规范统治者的行为,故选C项。;2.(2020·海南高考)右图是从汉至明的服饰示意图,所体现的阶层特征表明了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

B.礼制对中国服饰的深远影响

C.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的历史变迁

D.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据材料可知,“劳动者”“官吏”“贵族妇女”等不同身份的服饰是不一样的,这与传统礼制强调等级秩序有关,故选B项。;视角1古代中国的法治;材料中有“礼”、有“法”,且二者都很重要,这是源于儒家和法家思想;而“以礼入法,礼刑结合”,是儒家和法家思想相结合的表现,D正确。;2.宋太祖下令各州的死刑案件都必须上报朝廷,由刑部复查审核。随后,又令各州上报的案卷均由刑部和大理寺会同裁决,再将结果上报皇帝。973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0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