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天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七年级生物人教版.docx

第06天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七年级生物人教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06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考试频度:★★★☆☆难易程度:★★☆☆☆

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最合理的是

A.影响植物生活的生态因素是指阳光、温度、水分和空气等

B.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

C.“沙地植物能防风固沙”说明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常绿植物比落叶植物更适应环境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影响植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分和空气等只是非生物因素,A错误;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B正确;“沙地植物能防风固沙”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错误;植物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同时落叶也能带走体内的一部分废物,D错误。

1.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B.大雁群飞到南方越冬

C.夏天大树底下更凉爽 D.蛇等动物有冬眠现象

2.“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D.环境影响生物

3.山地蝗为褐色,不易被鸟所食,一旦飞到草丛中,死亡率会剧增,原因是

A.山地蝗不适应草丛生活 B.草丛潮湿传染病多

C.山地蝗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D.山地蝗改变了食性

4.地衣是由藻类(a)和真菌(b)共同生活在一起而形成的。藻类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为藻类提供水和无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生物数量的变化可表示为

A. B.

C. D.

1.【答案】C

【解析】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不符合题意;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属于节律行为,能够在有利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不符合题意;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属于生物影响环境,C符合题意;蛇等动物冬眠是适应寒冷环境的表现,D不符合题意。

2.【答案】B

【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这是因为水的气化热高,在蒸腾过程中可以散失掉大量的辐射热,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大树蒸腾作用旺盛,使气温降低,同时,其光合作用释放出了新鲜的氧气,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作用,可见B符合题意。

3.【答案】C

【解析】A、灰褐色的蝗虫放到绿色草丛中,蝗虫的体色与环境颜色形成了反差,易于被敌害发现,因此生存下去的数量极少,甚至灭绝,并不是不适应草丛环境,A错误;B、草丛中潮湿,传染病对蝗虫影响不大,B错误;C、山地蝗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并不是绝对的适应,C正确;D、山地蝗的食性不会发生改变,D错误。所以答案选择C。

4.【答案】D

【解析】地衣中的藻类含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通过分解作用可以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能为藻类提供水、无机盐,这种对双双彼此都有利的生活方式叫共生,因此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属于共生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生物数量会随着另一种生物的增多而增多,减少而减少。A曲线表示寄生关系,B曲线可以表示竞争关系,C曲线表示捕食关系,D曲线可表示共生关系。故选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智汇咨询服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只做精品,专注于提供各种建议书、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书、策划书、计划书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