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八中国近现代经济转型与社会生活变迁.doc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八中国近现代经济转型与社会生活变迁.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强化练(八)中国近现代经济转型与社会生活变迁

一、选择题

1.(2023·重庆模拟)下图是19世纪50—70年代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图,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厘金:为镇压太平天国,在国内设关卡,

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征约百分之一的税)

A.政府强化对关税控制

B.百姓的赋税徭役负担逐步减轻

C.农耕经济的持续衰退

D.商品经济发展和通商口岸增加

解析:从材料可知,太平天国兴起后,厘金出现,并逐步在政府财政中占据主流,而厘金是跟商品数量相挂钩的,这说明晚清时期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其次,这一时期关税也呈上涨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开放相关,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西方列强获得协定关税权,清政府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百姓需要交纳的赋税数额是否发生变化,故看不出农民的徭役负担是否减轻,其次,商业要缴纳厘金,商业赋税加重,排除B项;关税和厘金增多意味着商业得到发展,农业是商业的基础,并且,商业发展并不代表农耕经济的衰退,排除C项。

答案:D

2.(2023·广东深圳宝安区调研)1905年,江南船坞为改变经营状况,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独立出来,改为民营。1905—1911年间,共造船舰136艘,相当于此前近40年总产量的9倍。1911年所造“江华”轮,质量超过同期英商祥生船厂的轮船。该船厂经营变化主要得益于()

A.国家重视军舰的建造 B.清政府财力的支持

C.近代民族经济的发展 D.实业救国思潮推动

解析:据材料可知,1905—1911年,清末新政推行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使近代民族经济发展,为民营江南船坞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故选C项;民营江南船坞承接外来商船的修造业务,而不是建造军舰,排除A项;民营企业不依靠政府财力,排除B项;实业救国思潮推动是次要原因,排除D项。

答案:C

3.(2023·广东韶关一模)1956年12月,毛泽东在约见黄炎培等人时指出,要使地下工厂合法化,可以雇工,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毛泽东称之为“新经济政策”。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A.充分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相关经验

B.努力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C.私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补充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取得了瞩目成就

解析:据材料可知,1956年,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吸纳私人资本,开办私营工厂,即努力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故选B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1956年我国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而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此时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还在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瞩目”说法错误,且材料不涉及成就,排除D项。

答案:B

4.(2023·八省八校学业质量评价)五年计划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改善了中国工业结构,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下表为改革开放前我国四个五年计划的指导思想,据此可知,五年计划的制定()

一五计划

优先发展重工业

二五计划

由综合平衡到高指标

三五计划

由优先发展农业,解决人们的吃穿用到备战,军事工业优先

四五计划

延续备战方针

A.体现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说明经济计划应当尊重客观规律

C.“左”倾错误贯穿经济计划始终

D.说明国际环境决定经济计划制定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五年计划在不同时期的重点不同,结合所学五年计划的史实可知,经济计划的制定应顺应国情,尊重客观规律,故选B项;1956年中共八大后中国的主要矛盾就没有发生变化,排除A项;“始终”一词过于绝对,排除C项;“决定”一词有误,夸大了国际环境对经济计划制定的影响,排除D项。

答案:B

5.(2023·广东梅州一模)1964年4月25日,总参作战部向副总参谋长杨成武报告我国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时指出:我国工业过于集中,仅14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就集中了约60%的主要民用机械工业、50%的化学工业和52%的国防工业,并且大部分都在沿海地区,易遭空袭等种种问题。这说明三线建设()

A.其背景是当时国际冷战格局

B.其布局容易获得苏联的援助

C.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D.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

解析:据材料“总参作战部”报告“国防工业”“集中”“在沿海地区,容易遭空袭”可知,中国担心国家遭遇外部袭击,结合所学,二战结束至1991年,世界处于美苏冷战格局下,20世纪60年代美苏对抗加剧,世界面临核威胁,故选A项;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排除B项;材料谈及的是三线建设的背景,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是三线建设的结果,排除C项;1984年我国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答案:A

6.(202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