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综述.ppt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汶川8.0级地震研究综述 目录 1.汶川地震简介 2.地震成因背景 3.汶川地震的主要特征 4.强震触发崩滑灾害 5.地震的预防 6.结论 汶川地震简介 5·12汶川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UTC+8〕2023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震中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为7.9Mw〕,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地震烈度到达9度。地震涉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汶川地震,是中国大陆近100 年来发生在人口较为密集山区震级最高(8.0 级)、破坏性最大的一场灾难性地震。由于地震发生在地质环境原本就比较脆弱的龙门山中、高山地区,加之地震持续时间长(约120 s),地面振动响应强烈(地面峰值加速度最高达(1.5~2.0) s从而触发了大量的崩滑地质灾害,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类型之复杂、导致损失之沉重举世罕见。 地震成因背景 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地块和华南块体的边界断裂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上,龙门山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活动的断裂有茂汶-汶川断裂(后山断裂)、北川-映秀断裂(中央断裂)、江油-灌县断裂(前山断裂)、龙门山山前隐伏断裂4 条断裂带。 龙门山主中央断裂 也称映秀—北川断裂,是汶川大地震的主发震断裂。该断裂在龙门山构造带几条主干断裂中显示出较强的活动性(见图1)。以此断裂为界,西侧为龙门山高山区,海拔为3 000~4 000 m,东侧那么为海拔高程为1 000~2 000 m 的中低山区,地貌反差显著。该断裂的WS 端始于泸定附近,向北东延伸经盐井、映秀、太平、北川、南坝、青川、茶坝插入陕西境内与勉县—阳平关断裂相交,斜贯整个龙门山。由北川—茶坝—林庵寺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北川—青川断裂组成。断裂总体走向NE 35°~35°,倾向NW,倾角约60°,系由数条次级逆断层组成的叠瓦式构造带(见图2)。沿断裂带主要发育有断层角砾岩、碎裂岩等代表脆性变形的断层岩类,局部可见碳酸盐糜棱岩,表现出脆–韧性过渡的特征。该断裂为一条中~晚更新世的活动断裂,其中以北 龙门山前山(主边界)断裂 通常称灌县—江油断裂。断裂南西端始于天全附近,向北东延伸经芦山大川、都江堰、彭县通济场、安县、江油、广元插入陕西汉中一带消失,总体走NE35°~45°,断面倾向NW,倾角30°~50°,为脆性逆断层。该断裂是龙门山前陆盆地内部一条延伸长度较大的断裂,全长约500 km,由北东段的马角坝断裂、中段的都江堰—二王庙断裂、西南段的川—天全断裂,在平面上呈左行雁列展布构成;断裂破碎带宽度一般在数米~20 m 之间,显示北西盘相对上冲,且具右旋走滑运动的脆性破裂特征 龙门山后山断裂 由平武—青川断裂、茂汶—汶川和耿达—陇东等断裂组成(见图1)。该断裂带的西南端在泸定冷碛附近与SN 向的大渡河断裂相交,向北东经陇东、鱼子溪、耿达、草坡、汶川、茂汶、平武及青川插入陕西境内。其中,汶川—茂汶断裂,走向NNE~NE,由一系列倾向北西的叠瓦状逆冲断层组成,早更新世活动明显,中、晚更新世仍有活动。平武—青川断裂,西起平武茶坊,向东经青川、阳平关达勉县,延伸数百公里,走向呈NEE 向,倾向为NNW,倾角为60°~80°,系由数条近于平行的断裂组成的断裂带,总体上表现为逆冲为主同时兼右旋走滑特 征,为一条全新世的中、弱活动性断裂。 汶川地震的主要特征 (1) 震级高,震源浅。地震震级达里氏8.0 级,震源深度仅12~15 km。 (2) 具有面状震源的特点,破裂带长达近300km。汶川地震的发生具有沿破裂带持续累进性破坏的特点。震源从映秀开始,沿映秀—北川断裂向北东经彭州、北川、江油至青川及其以北迅速破裂,并在沿途剪断假设干由断裂的错列和转折形成的局部“锁固段〞,释放大量能量,形成面状震源,所导致的地表破裂带长达近300 km,并激活带动了龙门山前山断裂—灌县—江油断裂形成近100 km 长的地表破裂 汶川地震的主要特征 (3) 地震持续时间长。由于地震的面状震源和断裂的累进性破坏特点,从而导致此次地震持续时间长达80~120 s。长持时的振动是导致地震强烈破坏和触发大量地质灾害产生的重要原因。 (4) 地面地振动响应强烈。由于地震发生在地形条件极为复杂的中、高山地区,因此,地面地振动响应极为强烈,所记录到的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局部地段到达(1.5~2.0) g。更为特别的是,本次地震产生的垂直向峰值加速度仅略小于水平向加速度,或是两者根本相当。 强震触发崩滑灾害 由于汶川地震的上述特点,因而其触发地质灾 害呈现出一系列与通常重力环境

文档评论(0)

147****426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认真 负责 是我的态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