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意隐喻理论要义梳理与争鸣刍议_李守民.pdf

蓄意隐喻理论要义梳理与争鸣刍议_李守民.pdf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 年 12 月 浙 江 外 国 语 学 院 学 报 December 2022 第 6 期 No.6 JOURNAL OF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蓄意隐喻理论要义梳理与争鸣刍议 李 守民 1 ,孙 毅 2 ( 宁夏 师 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宁夏 固原 ; 广东外语外 贸大学 外国语 言学及 应 用语 言学研究中心 , 1. 756000 2. 广东 广州 510420 ) 摘 要 : 提 出的以涵盖语 言 、思 维和交 际的三 维隐喻 模型 为主流 的概 念 隐喻 理论 Steen 开创 了崭新视角 ,掀 开 了话 语分 析 、认 知语 言 学 ,乃至 心理语 言 学等领域 的新 篇 章 。本文 结 合 蓄 意隐喻 理论的新 发展 ,力 求基 于三 维隐喻 模型 梳理 蓄 意隐喻 理论的要 义 ,检 视 蓄 意隐 喻 理论在 六 大方 面的贡献 与成果 ,并就 其在 蓄意隐喻 与非蓄 意隐喻 二元区 分 、语 用信 号 、蓄 意隐喻 识 别程 序等 三 方 面的争 鸣 予 以论述 。本文 还展 望 了有待深入探 索的三大 方 面 , 旨在 深化 对蓄意隐喻 理论的 思辨 与 审视 。 关键词 :蓄意隐喻理论 ;蓄意隐喻 ;交 际 ;三 维隐喻模型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H03 A 2095-2074 2022 06-0042-09 一 、引言 在概念隐 喻理论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CMT )(Lakoff & Johnson 1980 )框架 内 ,隐喻不仅 涉 及语 言 ,更关涉思 维 ,我们借助更 熟 悉 或更具体 的域 (源域 )以谈 论不 太熟 悉 或更 抽象 的域 (靶 域 ),源 域和靶域之间存在 映射关 系 。CMT 对语 言 隐喻和概念隐 喻进行了 区分 ,前者是指 以隐喻方式使用 的语 言表达 ,后者是指我们在 日常生 活 中对世 界 的某 些方 面进行思考 时所依赖 的某 些概念模 式 。然而 ,语 言 隐喻是否都会在概念层 面上触发跨域 映射这一假设存 在争议 (Bowdle & Gentner 2005; Glucksberg & Haught 2006 )。Steen (2008 :214 )将 并 非 每 个 语 言 隐 喻都 能 在概 念 层 面 上 被 加 工 为 隐 喻 的观 点 称 为 “隐喻悖 论 ”,其 可通 过将 隐喻 的语言形 式 和概念 结 构 置 于一个 囊 括语 言 、思 维 和交 际的三 维话语分 析 理论 框架 中来 解 决 。 ( : )在现 有 的语言 和思维 二 维 隐 喻模 型的 基 础 上 增 加 了交 际维 Steen 2008 221 度 ,创 建了 一 个 三维 隐喻模 型 ,进 而提出了 “蓄意 隐喻 ”(Deliberate Metaphor, DM )概念 和 蓄 意 隐喻理 论 (Deliberate Metaphor Theory, DMT )(Steen 2008, 2010, 2013, 2015 )。当隐喻作 为实际语 言使 用 或话 语 事件 的一部分时 ,其不仅表现为一种语 言形式 和概念结构 ,还表现为一种交 际功 能 。DMT 认 为蓄意 性是解决 隐喻何 时真正被当作 隐喻来 加工这一 问题的关键 。 收稿日期 :

文档评论(0)

亚晶J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