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隐喻的词汇触发——以汉语“飞翔”为例_杨唐峰.pdf

修辞隐喻的词汇触发——以汉语“飞翔”为例_杨唐峰.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 3 March 2023 年 月 外国语 46 2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Vol.46 No.2 第 卷第 期 文章编号:1004 - 5139 (2023)02 - 0057 - 11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修辞隐喻的词汇触发 ——— “ ” 以汉语 飞翔 为例 杨唐峰 ( , 20 1620) 东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海 : , , 摘 要 隐喻不仅仅是语义的偏离 而且往往具有与本义不同的搭配型式 这是目前语料库隐喻研究的主流观 。 , 。 “ 点 但这些研究考察的几乎都是多义词的规约隐喻 很大程度忽略了修辞隐喻可能的不同 本文以汉语 飞 ” , 、 , 、 、 翔 为例 以词汇触发理论 规范与活用理论为框架 研究修辞隐喻在搭配 语义关联 类联接和语用关联四方 。 , , , 面与本义触发的异同 结果显示 修辞隐喻的触发与本义的触发并不存在根本性的不同 恰恰相反 修辞隐 , 。 喻更多的是借用了本义的使用规范 从而达成在语义偏离和语言规范之间的平衡 修辞隐喻与本义触发的不 , , , 同主要在次级语义层面 虽然本义的整体事件框架被映射到了修辞隐喻 但突显了不同的语义角色 这也导致 了类联接方面的一些细微变化。 : ; ; ; 关键词 修辞隐喻 规约隐喻 词汇触发理论 规范与活用理论 Lexical Priming of Rhetorical Metaphor — A Case Study of the Chinese Lexicon of f eixiang YANG Tangf eng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 1620 ,China) Abstract∶ A widely-accepted view in corpus linguistics is that metaphors are different from their literal use in both meanings and linguistic patterns. However ,this conclusion was drawn by analyzing conventional metaphors ,with rhetorical metaphors being neglected. This paper presents a case study of the Chinese lexicon

文档评论(0)

亚晶J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