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阳江市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3-2024学年广东省阳江市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 1 机密★启用前 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 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 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 案〗,〖答 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 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 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 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 案〗无效。 4.作答选考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 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48分。 1. 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立家”,对士、庶而言,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说明( ) A.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关系 B. 家国同构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 C.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D. 周代血缘政治弱化了贵族特权地位 〖答 案〗C 〖解 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结合所学可知,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立家”,对士,庶而言,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说明在卿大夫、士、庶等人眼中并没有向周王效忠的意识,说明分封制下隐含着分裂割据的因素,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的信息,排除A项;由题意可知,家国同构并不利于强化王权,排除B项;血缘政治是强化贵族地位的,排除D项。故选C项。 2. 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子夏到后来属于魏国的西河讲学,授徒三百,其中李悝成为法家著名的改革家,吴起是兵家与法家的代表人物,田子方、段干木具有道家思想,禽滑厘是墨家巨子,公羊高、谷梁赤注重研究儒家的《春秋》。这反映出春秋战国之际( ) A. 诸子百家思想同源异流 B. 士人热衷于创立学派以标新立异 C. 思想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D. 儒学深刻影响统治者的执政理念 〖答 案〗C 〖解 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孔子的弟子子夏来到后来属于魏国的西河,其部分弟子后来成为法家、道家、墨家等学派的开创者或重要代表人物,可见当时学派的分立与激辩,C项正确;子夏的弟子后来转投或创立其他学派,不代表诸子百家思想发端相同,排除A项;子复弟子中多数仍为儒学继承者,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儒学对统治者执政理念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3. 据《史记》和《汉书》记载,秦人在蜀地南部进入西南地区时,“通五尺道”,并在五尺道上“颇置吏焉”,邛、笮“通为郡县”。五尺道的经略对秦最重要的影响在于( ) A. 保留了考古遗存利于史学研究 B. 开通了西南地区的“丝绸之路” C. 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开边统辖 D. 推动了西南民族聚落的发展 〖答 案〗C 〖解 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修建五尺道后在西南夷地区设置官吏,便于中央对西南夷地区的管控,C项正确;保留了考古遗存利于史学研究不是对秦最重要的影响,排除A项;汉朝开通丝绸之路,排除B项;推动了西南民族聚落的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4. 《后汉书·许荆传》记载,有个叫许武的人,故意提出分家,自占肥田、广宅,使两个弟弟因“克让”的美名而获得举荐,而后他又把田地、财产加三倍归还其弟,使自己博得更高的声誉。该记载( ) A. 反映出儒学对民众影响的削弱 B. 从侧面说明察举制存在一定漏洞 C. 揭露了地方官员怠政懒政行为 D. 批判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恶行 〖答 案〗B 〖解 析〗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 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由材料中“使两个弟弟因‘克让’的美名而获得举荐”“使自己博得更高的声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选官制度是察举制,选官的标准之一是“孝廉”,许武的作为是为了获取名声,从而使自己得到举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察举制存在一定漏洞,B项正确。汉代儒学地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