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公文写作PPT课件.ppt

函——公文写作PPT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函;情境导入;小李的拟稿如下:; 老李过目后很生气,认为这是一篇很不规范的文稿,首先文种就不正确,因此打回给小李,让她认真重拟。;Help! SOS!; 为什么这里不能用请示?如果不能的话,又该用什么文种呢?;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13中行政公文中,“函”是唯一的平行文。 ; 函的使用范围极广,使用频率极高,函的用途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 1.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单位之间的公务联系、往来; ? 2.向无隶属关系的业务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有关事项; ? 3.业务主管部门答复审批无上下级隶属关系的机关请求批准的事项; ? 4.机关单位对个人的事务联系,如复群众来信等。;二、函的种类 (一)、按照内容可分为: 1.商洽函。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联系有关事宜的函。 2.询问函。 向不相隶属的机关询问有关政策、工作情况或某一问题。; 3.请批函。 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请求审批事项 。 4.答复函。 答复有关机关询问的事项,或答复同级机关的请批事项。 ;(二)、按照往来关系可分为 1.发(来)函。 即主动发出的函,也叫去函。 2.复函。 即答复函。;;(三)、按照格式可分为 1.公函。用于机关单位正式的公务活动往来,属于正式公文,需遵循公文一般格式。 2.便函。用于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处理。不属于正式公文,没有公文格式要求,甚至可以不要标题,不用发文字号,只需要在尾部署上机关单位名称、成文时间并加盖公章即可。 ;武文线;;; (1)沟通性。函对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起着沟通作用,充分显示平行文种的功能,这是其他公文所不具备的特点。 (2)灵活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文关系灵活。函是平行公文,但是它除了平行行文外,还可以向下行文,没有其他文种那样严格的特殊行文关系的限制。二是格式灵活,除了国家高级机关的主要函必须按照公文的格式、行文要求行文外,一般的函格式都比较灵活自由。 ;四、函与相近文种??区别 ;2.复函与批复及答复报告的区别 相同点:三者都有答复有关事项的功用,都是被动的来行文的,具有被动性。 不同点:复函主要用于回复平级或不相隶属机关的来函,属平行文;批复只能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属下行文;答复报告用于下级机关用来回答上级机关的询问,属上行文。;;五、函的格式和写法;;(三)、正文 1.开头。写行文的缘由、背景和依据。 发函的开头写清发函缘由,即商洽、询问、请求批准的理由、依据等。此处不必像写私人信函那样写客套话,而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如:“为适应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需要,我厂拟选派10名技术员到贵校出国人员英语强化进修班进修半年。” ; 复函的开头引用对方来文的标题及发文字号,有的复函还简述来函的主题,这与批复的写法基本相同。继而,有的复函以“现将有关问题复函如下”等承启语引出主体事项,即答复意见。 如:“你局《关于加强发布公众天气预报归口管理的报告》(×发〔2009〕12号)收悉,现将有关问题函复如下:” ;2.主体。写需要商洽、询问、答复、联系、请求批准或答复审批及告知的事项。 发函的主体写发函事项,即商洽、询问、请求批准的主要事项。这部分要求具体明确,干脆利索,切忌长篇大论。 复函的主体写明答复事项,即针对来函商洽、询问或要求批准的事项一一作答。要求态度明确。;⒊ 结语。 不同类型的函结语有别。 如果行文只是告知对方事项而不必对方回复,则发函的结语常用“特此函告”、“特此函达”。若是要求对方复函的,则用“盼复”、“望函复”、“请即复函”等语。 请批函多以“请批准”、“请大力协助为盼”、“望能同意”、“望准予××是荷”等习惯用语收束。 复函的结语常用“特此复函”、“特此回复”、“此复”等惯用语。 也有的函不写结语。;;六、注意事项   1.正确使用文种。特别使要注意批请函与请示的区别。 2.一事一函。 3.内容简洁。开门见山,不要问候、喧寒、客套。 4.用语得体。发函要使用平和、礼貌、诚恳的语言。对主管机关要尊重、谦敬,对级别低的单位要平和,对平行单位和不相隶属的单位要友善。切忌使用生硬、命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88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