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专练(含解析)2024届高考语文统编版一轮复习.docx

古代诗歌鉴赏专练(含解析)2024届高考语文统编版一轮复习.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①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②。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③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④,相对永登楼。 注:①彭城:今江苏徐州。②凉州:曲名,唐开元中西凉州所献。③素娥:嫦娥,此处指月亮。④王粲:王粲滞留荆州十二年,不得施展才华,郁闷中他登楼远眺,北望家乡,写出了《登楼赋》。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两句用传统的团圆佳节中秋来计算,直接点出作者与兄长分别时间之久。 B.“去年东武今夕”“岂意彭城山下”两句虚实结合,“岂意”表现兄弟相逢的惊喜。 C.“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两句写有鼓吹助兴,惊起汀上的鸿雁,引发作者的无限惆怅。 D.“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写明月有情还可爱,渐渐西沉不肯为人留下。 2.在苏轼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年,苏辙也写了本词回赠其兄。比较这两首词在情感上的异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采凫茨 = 1 \* GB3 ① 郑獬 朝携一筐出,暮携一筐归。 十指欲流血,且急眼前饥。 官仓岂无粟?粒粒藏珠玑。 一粒不出仓,仓中群鼠肥。 【注】①凫茨:又称荸荠、地梨、马蹄。多年生草本植物,种于水田中。地下茎为扁圆形,表面呈深褐色或红色。肉白色,可食。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野百姓由“朝”到“暮”,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只采到“一筐”凫茨,足见采之不易。 B.乡野百姓区区所得,只能聊以充饥,一个“急”字突显了他们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情状。 C.“仓中群鼠肥”揭示官民之间的尖锐矛盾,矛头直指统治者,体现了诗人的耿直个性。 D.整首诗结构清晰,语浅意显,明白如话,抒发的情感与诗人杨万里的《插秧歌》一致。 4.清代沈德潜《说诗啐语》认为诗歌“议论须带情韵以行”,请结合本诗,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雨夜眠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②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①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大和六年(832)秋,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此时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②瓶:烤火用的烘瓶。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用“三秋”点明时序,意同《滕王阁序》中“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B.颔联写雨声淅沥,老翁仍能安然“睡美”,体现他心无所虑的闲适情怀。 C.取暖的燃料已化为灰烬,老翁却“香添暖被笼”,与“睡美”形成照应。 D.尾联与首句遥相呼应,以景结情,突出秋霜的冷酷,表达愤懑无奈之情。 6.本诗中“老翁”的形象与诗人在《琵琶行并序》中塑造的“江州司马”的形象有何异同?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凤凰台次李太白韵① 【宋】郭祥正 高台不见凤凰游,浩浩长江入海流。 舞罢青蛾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 风摇落日催行棹,湖拥新沙换故洲。 结绮临春②无处觅,年年荒草向人愁。 注:①李白曾写诗《登金陵凤凰台》结句“长安不见使人愁”。②《陈书·张贵妃传》:南朝陈后主至德二年,于光昭殿前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高数十丈,并数十间。后主自居临春阁。张贵妃等居结绮、望仙,以复道交相往来。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按李白原诗的韵和用韵次序写的一首怀古诗,虽所抒情感有所不同,但有几分李白神韵。 B.首联描绘眼前实景,“凤凰”指传说中的神鸟凤凰,“不见凤凰”暗示曾经的繁华盛世已然消逝。 C.颔联是虚写,以“青蛾”借代美女,借歌伎被掳和战遗白骨两件事再现陈灭国的历史。 D.尾联写陈后主华美精致楼阁已无处可寻,如今只剩一片荒草,让人发愁。 8.诗歌缘情而生,重在抒情,但宋诗往往情中有理,请结合本诗颈联和尾联两联对此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田黄雀行① 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②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注】①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继位掌权,对曹植心存疑忌,本诗作于曹植最好的朋友丁仪、丁廙被杀之时。②捎:挥击,削破。③摩:接近、迫近。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托物起兴,以树大招风、海阔生波来暗喻自己险恶的政治处境。 B.“利剑”句说没有权势就不必交友,表明了作者洁身自好、孤芳自赏的孤傲心境。 C.最后两句想象黄雀被救后轻快地高飞,反映了作者想象解救朋友之后的轻松和喜悦。 D.诗歌运用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