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物物相连、近者尤胜.docx

高中地理:物物相连、近者尤胜.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物相连 近者尤胜——从空间视角看待地理问题 地理位置是地理事物分析的逻辑起点 从空间视角解决地理问题 【典例探究】 黄土高原在哪里?它为什么在那里? 2.黄土高原、沙漠(5、6)、“黑戈壁”形成了怎样的空间分布关系?原因是什么? 【课堂练习】 1.(2021·淄博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末次冰期进入最盛之时(约2.1万年前),全球气温降低8~13 ℃,当时我国东部海面下降了大约130米,渤海陆架出露,呈现沙漠景观。距今1.8~1.2万年,气温回升。距今8 000年开始,原先出露的陆架又变成海洋环境。据科研钻探显示,渤海东南部海底存在埋藏黄土,部分黄土出露于沿岸。该区域黄土颗粒粒径明显大于黄土高原的黄土颗粒粒径,且在黄土中发现了海相有孔虫(单细胞动物)化石。下图为渤海海区埋藏黄土与出露黄土分布及成因模式图。 (1)专家判断:渤海黄土来自末次冰期渤海陆架的沙漠,与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不同。请你说明专家的判断依据。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流域是我国河谷风沙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在该河流某河漫滩附近及两岸坡地上出现了数量众多、不同类型的流动沙丘。研究表明,甲地沙丘的物质与附近河漫滩沉积物基本一致,并顺风向在河谷两侧延伸;乙地沙丘的出露与黄土层破坏有关。该地年均降水量514mm,主要集中在5-9月份,旱季风力较强。当地人类活动强度较大,生活能源来自薪柴。 指出甲地沙丘的物质来源,并说明理由。(6分) 说明两岸坡地上黄土层的地理意义。(4分) 分析乙地沙丘的形成过程。(6分) (4)为防止甲、乙两地沙丘进一步扩大,指出当地应采取的措施 3.(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4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 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8分) 4.(2022广东省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西高止山区某地由两列与海岸线平行的山脉组成,河流自东向西入海。在某一条河流上共有两处与河流流向垂直的分水岭式悬崖和一段沿河流两岸发育的裂谷式悬崖(图9)。河流的溯源侵蚀对该区域地表形态的演化具有显著影响,高温多雨的气候是其背后重要的驱动力。 (2)列出悬崖Ⅰ、悬崖Ⅱ、悬崖Ⅲ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8分) 5.(2020年广州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长江口是一个丰水、多沙、中等潮汐强度的河口湾,在河流与海洋相互作用下,形成了崇明等一系列岛屿。右图是长江河口示意图,图中的涨落潮优势转换界是河流径流和海洋潮流动力的平衡地带,在近底层涨落潮流相抵后净流速等于零的地方。 指出九段沙在长江口中的位置特点,说明其成因。(6分) (2)推断长江河口崇明等岛屿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6分)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津贝壳堤是世界三大古贝壳堤之一,也是天津地区特有的地貌,它是儿千年来由海生贝类动物在海潮推动下,逐渐堆积而成的古渤海海岸线的标志。贝壳堤的形成一般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粉沙淤泥海岸、丰富的贝壳物源和海岸侵蚀环境。历史上,黄河曾在天津地区入海,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黄河改道后,海水变得清澈,各类繁多的海洋软体动物在此繁衍生息。贝壳堤对于研究古地理、古气候、海洋生态、海陆变迁等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因为没有意识到古贝壳堤的珍贵,天津古贝壳堤现已被严重破坏。 (1)指出图中三道贝壳堤的形成顺序并说明理由。 (2)说明贝壳堤的形成与海岸冲淤环境的关系。 (3)推测天津贝壳堤遭到破坏的人为原因。 冰川发育受气温、降水、海拔和地形的综合影响。冰川进退塑造了冰斗、U形谷等侵蚀地貌和侧碛垄等堆积地貌。侧碛垄是冰川退缩后在U形谷两侧堆积成的垄状地形。图为我国某地区末次冰期冰川地貌图,5条U形谷以山顶为中心向周围延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①②③三组侧碛垄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③②① 8.该地区冰川堆积地貌南坡比北坡保存完整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坡降水多于北坡 B.南坡气温高于北坡 C.南坡海拔高于北坡 D.南坡坡度小于北坡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