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封装用聚酰胺(尼龙)薄膜》.docx

《锂离子电池封装用聚酰胺(尼龙)薄膜》.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QB/T XXXXX—202X 锂离子电池封装用聚酰胺(尼龙)薄膜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锂离子电池封装用聚酰胺(尼龙)薄膜(以下简称“薄膜” )的外观、接头数目及每段 长度、宽度极限偏差、厚度及偏差、物理力学性能和限用物质限量的要求,描述了取样、试样状态调节 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以及相应的试验方法,规定了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以聚酰胺(尼龙6)树脂为主要原料,用平膜法挤出经双向拉伸制得的锂离子电池 封装用薄膜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040.3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GB/T 241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918 塑料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 6672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 机械测量法 GB/T 6673 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 GB/T 10006 塑料 薄膜和薄片 摩擦系数的测定 GB/T 12027 塑料 薄膜和薄片 加热尺寸变化率试验方法 GB/T 14216 塑料 膜和片润湿张力的测定 GB/T 26125 电子电气产品 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 GB/T 26572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GB/T 37841 塑料薄膜和薄片耐穿刺性测试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要求 4.1 外观 2 QB/T XXXXX—202X 应符合表1规定。 表 1 外观 项 目 要 求 膜卷 皱纹 表面可有轻微软皱纹 卷芯 不应有凹陷或缺口 端面错位 ≤3.0 mm 暴筋 不应有 薄膜 污点、杂质 不应有 异物点、凹凸点 直径大于 1mm,不应有 0.4≤直径≤1mm 不大于 5 个/m; 0.2≤直径<0.4mm 不大于 20 个/m。 划痕 不应有明显划痕 注 1:污点、杂质指外部引入的附着在薄膜表面的可擦除物质 注 2:异物点、凹凸点指在嵌入在薄膜里面的物质,包括晶点、黑点等 4.2 接头数目及每段长度 应符合表2规定,接头应牢固并有明显标志。 表 2 接头数目及每段长度 每卷长度/m 接头数目/个 每段长度/m 4000~24000 ≤1 ≥1000 4.3 宽度极限偏差 应符合表4规定。 表 3 宽度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宽度 极限偏差 300~2000 +4 0 4.4 厚度及偏差 应符合表4规定。 表 4 厚度及偏差 3 QB/T XXXXX—202X 厚度/μm 厚度极限偏差 /(%) 平均厚度偏差 /(%) 15~35 ±7 ±3 4.5物理力学性能 4.5 应符合表5规定 表 5 物理力学性能 项 目 要求 拉伸强度/MPa 纵、横向 ≥ 200 拉伸标称应变/(%) 纵、横向 ≥ 80 热收缩率/(%) 纵、横向 ≤ 3.0 雾 度/(%) ≤ 5.0 摩擦系数(动) ≤ 0.40 润湿张力/(mN/m) ≥ 50 耐穿刺强度/(kN/mm) ≥ 0.50 4.6 限用物质限量 应符合GB/T 26572的规定。 5 试验方法 5.1 取样 在包装完好的膜卷上先去掉表面15层,沿膜卷宽度方向切割取样,取样层数不少于20层,标记纵横 向和处理面,试样应密封防潮。 5.2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除非另有规定,按GB/T 2918描述的进行,在温度(23±2) ℃,相对湿度(50±10)%的标准环境状 态调节,时间不少于4h,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 5.3 外观 薄膜的外观在自然光或40W日光灯下目测,异物点、凹凸点用分度值不大于0.02mm的量具测量。 膜卷外观现场检测,端面错位用分度值不大于0.5mm的量具测量。 5.4 接头数目及每段长度 接头数目及每段长度现场观察测量,用分度值不大于1mm的量具。 5.5 宽度极限偏差 按GB/T 6673描述的方法进行。 4 QB/T XXXXX—202X 5.6 厚度及偏差 按GB/T 6672描述的方法进行,取12层薄膜,去掉面、底两层进行叠加测量,厚度为测量值除以10。 厚度极限偏差,按公式(1)计算,平均厚度偏差,按公式(2)计算。 Δd = dmax 或 - d0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