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全一册.docx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全一册.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Page0 教 案 首 页 章节标题 第十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教学周次 13 课堂类型 理论课 授课时数 1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 学 目 的 1.辩证看待十年探索时期的曲折与成就针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探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2.概括1956-1976探索社会建设道路的特点及所取得的成就。 3.能通过时间轴、地图等材料分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国内外背景,树立时空观念,培养国际视野。 重 点 难 点 1.社会主义在探索中的良好开端和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2.掌握新中国成立起来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教 具 教材、多媒体设备 作 业 1.整理和背诵课堂笔记。 教 后 小 结 审签 教师授课设计方案 第十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引入主题:他们是来自清华大学的老年学霸,也是新中国第一代少年,其中就有着我国第一代飞机设计师程不时。 在共和国成立的当晚,19岁的程不时带着自己参与设计的一架纸飞机穿过了天安门,以此表达自己“为祖国设计飞机”的志向,并为此奋斗终生。今天就让我们以点滴,见澎湃,跟随程不时的飞天梦去感受这一时期祖国探索强国梦的艰辛历程,去感受个人与时代的同频共振。 新课讲授: 请大家看课本老师有个问题想要问大家,明明1947年就业还很困难,为什么到了1956年程不时迎来了实现梦想的契机呢? 学生回答:时代变了。 到底时代变在哪里了呢?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内容吧。 第一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一:1956年六七月份,全国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在全国科学规划会议之后,我国航空工业决定走出按照苏联图纸单纯仿制的局面,要建立我国自己的飞机设计力量。航空局决定成立“第一飞机设计室”,依托沈阳飞机工厂代管……决定首批从航空局调4个人过去,我是其中之一,担任总设计组长。 ——摘编自程不时:《腾飞之歌:一个飞机设计师的回忆》第61页。 1956年国家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国家要大力发展科技?又为什么能发展? 学生回答:一五计划的工业基础、“双百”方针的实行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56年国家提出“向科学进军”的时代背景。 同年九月,中共八大召开,对这一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进行了分析。主要矛盾决定主要任务,基于此,党提出要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过渡:对程不时而言,1956年是飞天梦的开始,对新中国而言,1956年是良好开端,是千万人民强国梦探索的新起点。不时不时,生逢其时。在全国建设热情的驱动下,程不时屡创佳绩,而就在他埋头苦干的时候,社会主义建设遇到了新难题。 新中国建设的曲折探索 材料一:(1957年8月4日)夏收以来,歪风邪气出现,这是受了右派谬论的影响。他们乘机活动,制造混乱…… ——摘编自侯永禄:《农民日记:一个农民的生存实录》 此时国际上出现国际上出现反社会主义浪潮,并影响到了中国的国内环境。这样的问题甚至渗透到了基层,国家建设的过程中再次面临阶级斗争的问题。这个问题党是如何看待和解决的呢? 学生:结合材料分析党对主要矛盾的认识的变化。 材料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1957年6月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材料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957年9月毛泽东在八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 正确的路线也存在走偏的可能,在运动中,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主观意图与客观结果之间的反差使党的思想开始发生“左”的偏差,主要矛盾从经济建设又转向了阶级斗争。 阅读下面的材料,你发现了什么? 材料一: 1959-1960年,工厂因生产上“大跃进”,追求“快速试制”,造出的578架飞机严重不合格。放置一段时间后,废品与返修损失严重。 ——摘编自濮瑞紫:《追梦大飞机:程不时传》第89页。 解读材料:在工业建设、农业发展中反映出探索过程中存在一种“左”倾冒进的倾向。过程之中领导人也意识到了问题想要调整,但又是事与愿违,1959年开展了反右倾运动,程不时也因此受波及遭遇三年雪藏。这些运动不但阻碍了程不时的追梦道路,也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国家面临着严重的财政赤字,地方出现了大饥荒。 材料二: 由于“大跃进”运动的开展,国家财政从1958年至1961年连续四年出现赤字,金额高达172亿元。 ——陈国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简史(1949-1994》 怀有崇高的目标却带来巨大的社会灾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698sh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文档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