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西省宜春市百树学校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doc

2024届江西省宜春市百树学校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届江西省宜春市百树学校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 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还有不少学者认为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2. 公元前220年后,秦始皇先后五次“亲巡天下,周览远方”,并在泰山、会稽等地立碑刻石。下图是秦始皇巡游路线及部分刻石铭文简图。根据图,可推知秦始皇巡游及刻石,目的在于( ) A.巩固大一统国家的统治 B.表彰皇帝功德 C.配合灭六国的军事行动 D.维护边疆安全 3. 据研究,北朝《地令》的实施是双轨制:在鲜卑拓跋族为主体的聚居区,实行的是普遍授田制,有实际的授田与土地还受;而在以汉人为主体的地区,各户的原有土地未被触动,也未见实际授田与土地还受,只是实行限田制和户籍登记。由此可见( ) A.均田制缺乏实施的社会基础 B.土地所有权的变更频繁 C.土地私有观念影响制度实践 D.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4.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选官制度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其中“其弊”是指( ) A.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 B.八股盛而《六经》微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D.身未离襁褓,业已被冠带 5.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如图中序号与政权对应错误的是( ) A.①——西晋 B.②——东晋 C.③——北朝 D.④——北魏 6. 明堂是古代帝王用于布政、祭祀的重要礼制建筑,其建筑形制具备某种“宇宙秩序”的复杂象征意义。北魏孝文帝曾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起明堂”。北魏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北魏修建明堂旨在( ) A.显示高超建筑技术水平 B.彰显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C.炫耀北魏经济繁荣富庶 D.满足统治阶级生活需要 7. 东晋政府起初登记北方“侨人”户籍为“白籍”,以区别于南方土著居民的“黄籍”,享有免调和免役的优待。后来,东晋王朝对他们实施“土断”政策,就地编入“黄籍”,取消优待。东晋“侨人”政策变化( ) A.满足了东晋王朝的兵源需要 B.解决了东晋王朝的社会矛盾 C.加速了南北人民的交往融合 D.推动了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 8. 麦子原产于今中东地区,据文献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麦类作物已由黄河中下游地区向淮河以南、长江流域推广;《晋书》多次记农“无麦禾,天下大饥”。麦类作物的种植情况能够体现出( ) A.古代粮食种类的多样化 B.中外文化融合趋势的加强 C.种植技术已推广至各地 D.经济重心的南移速度加快 9. 翦伯赞在《中国通史纲要》中说:“武则天的打击门阀贵族和提拔普通地主做官的政策,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因此,它的作用也是积极的……武则天在巩固封建国家的边疆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翦伯赞为何有此评价,其主要的原因是( )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唐高宗处理政事 C.她能重用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10. 史载:“唐兴以来,边帅皆用忠厚名臣,不久任……功名著者往往入为宰相。”唐中期后,胡人安禄山先后升(兼)任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长达十余年没有移地换防。此种情形当时较为普遍。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中后期( ) A.君主专制逐渐弱化 B.外轻内重军事格局形成 C.中枢决策发生异变 D.任官体制潜伏割据威胁 11. 安史之乱后,南方有户184万,垦田162万顷。按相同的标准,如果此时继续推行租庸调制,可得租330万石米,而实行两税法,则可得1620万石米。故当时尽管受到一些人的反对,德宗还是坚决实行了两税法。由此可知( ) A.推行两税法是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经济重心南移是实行两税法的原因 C.南方地区是国家赋税收入主要来源 D.推行实物税收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12. 阅读下表。据下表可推知中国古代早期( ) 记载 出处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 《史记·五帝本纪》 “《山海经注》引《世本》云,黄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累祖,生青阳及昌意。” 《越缦堂读书记》 A.区域之间存在一定交流 B.文献资料丰富 C.私有制得到了迅速发展 D.文化认同度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像个〜孩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没有找到的资料可以私信,这边帮忙下载一天一篇不收费,多出的看心情收费,欢迎留言,回复可能不及时请谅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