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957-2011云斑尖塘鳢规范要求.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150 B 52 备案号:32912-2012 广 东 DB44 省 地 方 标 准 DB44/T 957—2011 云斑尖塘鳢 Marbled sleeper 2011-12-06 发布 2012-03-15 实施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的第4章和第7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由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质量与标准化技术研究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种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 州)。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永乐、史燕、朱新平、刘毅辉、郑光明、潘德博、陈昆慈、赵建。 云斑尖塘鳢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 (Bleeker)]的主要形态构造特征、生长与繁 殖、遗传学特性及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云斑尖塘鳢的种质检测与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654.1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1部分:检验规则 GB/T 18654.2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2部分:抽样方法 GB/T 18654.3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3部分:性状测定 GB/T 18654.4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4部分:年龄与生长的测定 GB/T 18654.12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12部分: 染色体组型分析 GB/T 18654.13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13部分: 同工酶电泳分析 3 学名与分类 3.1 学名 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 (Bleeker)]。 3.2 分类位置 鲈形目(Perciformes),虾虎鱼亚目(Gobioidei),塘鳢科(Eleotridae),尖塘鳢属(Oxyeleotris)。 4 主要形态特征 4.1 外部特征 4.1.1 外形 体较长,粗壮,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吻短而钝;头稍宽略扁平;眼小,不突出,上侧位。 眼上方有细弱的骨嵴。鼻孔每侧含前后二个: 前鼻孔圆形,有短小鼻瓣;后鼻孔小,长圆形。口大, 前位,下颌稍突出;口裂斜,后延接近于眼前缘下方。上、下颌齿多行,颌齿细小;犁骨及腭骨均无 齿。舌端宽圆,游离。鳃孔大,侧位。峡部较宽。鳃盖膜发达。头背及腹部被圆鳞,体被栉鳞; 无侧 线,体侧有若干条类似于侧线鳞的横向突起条纹。背鳍二个,分离。胸鳍大,呈扇形;腹鳍胸位;尾 鳍圆形。体色为黄褐色,容易随生活环境而变化。体侧具5 ~ 6个纵向大深褐色斑块,腹部淡黄色, 鳍上常有纵向的深褐色条纹或深褐色小斑点。 云斑尖塘鳢的外部形态见图1。 图1 云斑尖塘鳢的外形图 4.1.2 可数性状 4.1.2.1 鳍式 背鳍鳍式:D. Ⅵ , I-11~12;臀鳍鳍式:A. I-9~10。 4.1.2.2 横裂鳞/纵裂鳞鳞式 28~ 36 。70~ 81 。 4.1.2.3 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 10~13+3~4。 4.1.3 可量性状 可量性状不同性别实测范围见表1, 各部比值见表2。 表1 可量性状范围 性别 全长,mm 体长,mm 体重,g ♀ 257.86±4.97 (133~352) 213.88±4.07 (111~285) 278.24±142.19 (33.33~595.0) ♂ 297.76±4.85 (152~374) 240.00±3.72 (125~296) 404.55±174.83 (50.3~935.7) 表2 可量性状比值 体长/体高 头长/体高 尾柄长/体高 尾柄高/体高 头长/吻长 头长/眼径 头长/眼间距 4.32±0.34 3.13±0.28 4.49±0.39 7.52±0.27 3.93±0.48 7.37±0.61 4.09±0.27 4.2 内部构造特征 4.2.1 鳔 闭鳔,从腹腔延伸至臀鳍起点。 4.2.2 脊椎骨 脊椎骨总数: 25~26。 4.2.3 下咽齿 下咽齿一对,分两部分,前部密布绒齿,后部为稀疏犬齿。 4.2.4 腹膜 腹膜为灰白色。 5 生态特征 5.1 食性 肉食性,食物组成随不同的生长阶段而不同, 鱼苗阶段主要以轮虫类、枝角类、桡足类及底栖水 生昆虫幼体和环节动物为食。成鱼主要以水中的各种小鱼、小型甲壳类、软体动物、昆虫及幼体为食, 也摄食一些新鲜的动物肉碎屑等。在人工培育条件下,1.5 cm以上鱼苗可摄食家鱼鱼苗和虾苗。 5.2 适宜水温 适温范围15℃~35℃,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