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巴渝地区农业考古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两汉时期的巴渝地区,主要是指两汉治下的巴郡、巴渝文化影响下的广大区 域以及渝水相关流域,相当于今天的陕西南部,贵州北部,湖北西南部,湖南西 北部,四川东部以及重庆全部。同时期北方农业考古研究已经较为系统,但作为 南方农业种植区之一的巴渝地区农业考古研究还不太充分。近年来,随着有关两 汉时期巴渝地区农业考古发现的增多,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地区农业概况提供了可 能。 自然地理条件在古代农业中起重要作用,两汉时期的巴渝地区涉及范围较为 广大,当时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现在不完全相同,不能一概论之。巴渝农业在此基 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业。通过巴渝地区之内农业遗存的发现概况以及 古籍文献中与农业相关的记载,了解各个地区的物产及在农业生产、农业器具使 用等方面的侧重点,有利于明晰对巴渝地区农业状况的认知。 两汉时期巴渝地区涉及范围广大,地区之内的农业研究涉及三个方面:一是 厘清当时的农作物以及经济作物种植情况,并探讨作物分布以及加工、售卖等问 题。二是通过对当时生产工具、收获工具、储藏工具、粮食加工工具、农田水利 灌溉设施进行分析,明晰其在农业中的使用情况,探讨当时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 产技术。三是通过分析当时地区内部农业的异同,布局差异及地区交流,对两汉 时期巴渝地区农业状况进行探析。 巴渝地区相关农业遗存表明,早在两汉时期,地区之内的农业发展就已经具 备了较高水平,稻、粟等粮食作物以及麻、竹、漆等经济作物构成了地区农业的 种植结构,无论是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种植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许多 农业生产工具的使用在地区之内具有普遍性。农业用地得到了有效开发,农作物 实现了区域流通,农业技术得到了交流与提高。农业的发展,稳定了当时的社会 环境,缓解了当时较为突出的人地矛盾,在客观促进了南方农业区的开发,也促 进了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 关键词:两汉时期;巴渝地区;农业环境;农作物与与农业生产 I 目录 摘 要I AbstractII 绪 论1 第一章 巴渝地区农业环境及各地区农业遗存的发现7 第一节 巴渝地区农业地理环境7 一、地理及土壤环境7 二、水文环境8 三、气候环境9 第二节 巴渝地区农业遗存发现概况10 一、巴渝地区东部农业遗存10 二、巴渝地区南部农业遗存12 三、巴渝地区西部农业遗存13 四、巴渝地区北部农业遗存14 第二章 两汉时期巴渝地区农作物概况16 第一节 粮食作物 16 一、粮食作物种类 16 二、粮食作物分布 18 三、粮食作物加工20 第二节 经济作物 21 一、经济作物种类与分布21 二、经济作物售卖25 第三章 两汉时期巴渝地区农业工具与生产技术28 第一节 生产工具 28 一、耕种工具28 二、收获工具32 三、储藏工具33 四、生产工具在巴渝地区的使用情况35 第二节 粮食加工工具36 一、磨 37 二、陶碓与舂米器具37 三、杵、臼 38 四、粮食加工工具在巴渝地区的使用情况39 第三节 农田水利灌溉设施39 一、农田设施40 二、水利灌溉设施40 第四章 两汉时期巴渝地区农业状况探析44 一、巴渝地区农业的布局情况44 二、巴渝地区农业的地区交流45 结 语47 参考文献48 致谢54

文档评论(0)

136****65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