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218.5-2019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制修订通则 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分级.pdf

DB44T 2218.5-2019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制修订通则 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分级.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11.020 C 01 DB44 广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44/T 2218.5—2019 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制修订通 则 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分级 Norms of development and revision for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of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ive medicine) Grading of evidence quality and recommendation 2019 - 12 - 26 发布 2020 - 03 - 26 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东省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标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洋洋、李慧、卢传坚、金世明、田宁、谢秀丽、谢润生。 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制修订通则 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分级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制修订过程中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分级的基本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中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的分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44/T 2218.1 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制修订通则 总则 RoB 2.0 :偏倚风险评估工具2.0 (Risk of bias 2.0, /.) 3 术语和定义 DB44/T 2218.1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GRADE : 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 5 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分级常用方法 GRADE分级是当前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分级常用方法,该方法是由GRADE工作组开发的当前证据 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的国际标准之一,其明确定义了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并从结局指标角度判断偏倚 对结果真实性的影响。 6 GRADE 分级在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中应用的基本方法 6.1 基于系统评价的证据质量分级 6.1.1 分级描述 基于GRADE 的证据质量分为:高、中、低、极低4个证据质量等级,见表1。 表1 GRADE 证据质量分级的描述 证据等级 具体描述 表达符号 高 我们非常有把握预测值接近真实值 ⊕⊕⊕⊕/A 中 我们对预测值有中等把握:预测值有可能接近真实 ⊕⊕⊕〇/B 值,但也有可能差别很大 低 我们对预测值的把握有限:预测值可能与真实值有 ⊕⊕〇〇/C 很大差别 极低 我们对预测值几乎没有把握:预测值与真实值极可 ⊕〇〇〇/D 能有很大差别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