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高一历史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高一历史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唯物史观】;;大动荡: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名称;1.王室衰微;2.诸侯纷争,礼崩乐坏,分封制与宗法制遭到破坏;战国列国形势图(BC475-BC221);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二)变法运动 5、商鞅变法(最具代表性);材料一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论衡》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贫者食糟糠;而有强国者兼州城,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功成求得矣,终不知反廉愧之节,仁义之厚。 ——贾谊《治安策》 材料三 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曾临渭论囚,渭水尽赤。 ——《资治通鉴》;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一)孔子——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誉为“圣人”“万世师表”。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 1.思想背景: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理论主张。 2.主要思想: (1)核心:“仁”、“礼” ①“仁”:关心体贴爱护别人;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②“礼”:克己复礼,同时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2)政治思想:为政以德 (3)其他: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以人为本,把人生和社会的实际问题放在首位; 对鬼神敬而远之。 3.教育: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4.文献整理:晚年整理的六经等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对文化传承作出重要贡献。 5.孔子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论???》中。; ;(二)老子——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 1.朴素的唯物论: 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 2.方法论:朴素的辩证法 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方面) (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3.政治主张: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 4.观点见于《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四、百家争鸣;(一)主要流派;庄子:(战国)崇尚逍遥自由,提出齐物论;墨翟,约前468—前376,战国初年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时韩国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代表作《孤愤》、《五蠹》。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相生相胜”;;知识拓展 1、诸子百家中相对立的观点: (1)在治国方法上,儒家主张实行“仁政”,反对严刑峻法;而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 (2)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而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 (3)在战争问题上,墨家反对战争,主张和平;而兵家则总结军事方面的经验教训,研究制胜的规律。 2、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治国理念: (1)儒家:推崇“人治”与“德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即所谓的“王道”。当国家趋于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后,宜用儒家思想。 (2)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治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霸道”。在动荡年代宜用法家思想,以实现国家大一统。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希望统治者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人民,应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即所谓“帝道”。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思想为宜。;四、百家争鸣 ;知识拓展: 1、“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 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侧重于强调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典型特征: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学资源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案 试题 课件 作业 各类复习资料 各类考试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