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苦难与新生”主题作文导写-【同步作文课】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单元写作深度指导(统编版选必中册)(解析版).docx

专题04:“苦难与新生”主题作文导写-【同步作文课】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单元写作深度指导(统编版选必中册)(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 理解革命精神,激励向上力量 写作实践 苦难与新生主题作文导写 (1道真题+4道相关主题训练) 高考真题回顾 (2021·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曾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阐释类材料作文题。试题注重考查理解材料、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逻辑思辨的能力。要准确审读材料,排除干扰,方可切准题旨。 材料先呈现了毛泽东文章中论及“体育之效”的观点——强弱并非天注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因此要正确对待强弱。表面上在谈体育问题,但联系“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的任务提示,命题人还别有深意,希望就以上论述谈思考和感悟,也就是说,本文是要写“启示”,要求把握材料内在逻辑,打开视野,触类旁通,由材料生发开去,实际上是在鼓励当代青年深入思考当下宏大主题并奋发有为,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切题立意】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强弱非注定,自强方恒强。 3.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参考例文】 知弱图强,居安思危 ——由“体育之效”谈中华复兴 伟人毛泽东深谙“野蛮其体魄”的重要性,其有关“体育之效”的观点蕴含着“强与弱”的辩证法,“反者道之动”,强者与弱者未必永恒不变,强与弱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可谓:强兮,弱所倚;弱兮,强所伏。 体育之理如此,国家、民族强弱兴衰之理亦然。纵观世界历史,国家盛衰、王朝兴替总是惊人地演绎着“强与弱”的辩证法。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和教科书,对吾国吾民来说,如何知弱图强、复兴中华,始终是一个关系生死存亡的重大命题。 知弱图强、复兴中华的前提在于励志,在于强大国魂。 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余载知弱图强的伟大进程和中国共产党百年筚路蓝缕的风雨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知弱图强、复兴中华首要在于国魂的强大。国无精神不立,“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诞生之日起,始终有着一股“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的强大志气和精神力量,百折不挠,越挫越勇。远溯南湖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日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近看改革开放精神、航天精神、探海精神、抗疫精神,中国精神始终一脉相承,一气贯注,形成中华国魂谱系,铸就中华民族抵抗外侮、自强不息、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精神底座,书写了华夏青史上的辉煌篇章。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知弱图强,复兴中华,不仅要“苦其心志”,更要“勤自锻炼,曾益其所不能”,共和国艰苦奋斗、曲折前行的历史,有力证明了这是知弱图强、复兴中华的一条必由之路。遥想一个多世纪以来,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可谓“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邓稼先、钱学森、于敏、袁隆平、屠呦呦……他们在各个领域为报效祖国,潜心专研,舍小家为大家,奉献青春,甚至牺牲生命,终于获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成就。从两弹一星到天问探火,从绿皮火车到中国高铁,从穷乡僻壤到美丽乡村,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各条战线捷报频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力日益强盛,大国风采正在重现。 抚今追昔,从“万马齐喑究可哀”“风雨如磐暗故园”的古老苦难废墟上苏醒,到今天平视世界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风雨、百年辉煌昭示着知弱图强、复兴中华的精神前提与必由之路。因此,吾国吾民应当以史为鉴,铭记历史,知弱图强,励志苦练,复兴中华。 然而,揆诸当下,展望未来,吾国吾民不仅应当坚持知弱图强、励志苦练,还必须居安思危、应对变局。 “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更何况我们既非生而强者,更不是至强者。尽管纵向比较而言我们现在的确变强了,但横向比较来说我们与顶尖强国则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况且当今国际形势风起云涌,波诡云谲,诸多不确定因素层出不穷,“黑天鹅”“灰犀牛”时有出现,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严峻挑战。“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因此我们不仅没有理由沾沾自喜,甚至滥用其强,反而更应当在坚持知弱图强、励志苦练的基础上强化危机意识。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弱图强、励志苦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艰苦创业、曲折前进的真谛,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