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景观地形如何堆坡,不得不看!(实战经验分享,超实用) .pdf

龙湖景观地形如何堆坡,不得不看!(实战经验分享,超实用) .pdf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龙湖景观地形如何堆坡,不得不看!(实战经验分享,超实用) 1、微地形概念 园林地形指一定范围内承载树木、花草、水体和园林建筑等物体的地面。“园林微地 形”是专指一定园林绿地范围内植物种植地的起伏状况。在造园工程中,适宜的微地形处 理有利于丰富造园要素、形成景观层次、达到加强园林艺术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2.园林绿地微地形处理原则 园林绿地可分自然式、平板式、台阶式、混合式等几种微地形模式。根据作者多年研 究,根据其功能对不同微地形模式提出以下处理原则。 2.1 结合自然地形、充分体现自然风貌 自然是最好的景观,结合景点的自然地形、地势地貌,体现乡土风貌和地表特征,切 实做到顺应自然、返朴归真、就地取材、追求天趣。 2.2 以小见大 ,适当造景 地形的高低、大小、比例、尺度、外观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创造出丰富的地表特征,为 景观变化提供了依托的基质。在较大的场景中需要宽阔平坦的绿地、大型草坪或疏林草地, 来展现宏伟壮观的场景 ;但在较小范围,可从水平和垂直两维空间打破整齐划一的感觉。 通过适当的微地形处理,以创造更多的层次和空间 ,以精、巧形成景观精华。 2.3 因景制宜,融建筑于自然景色与地形之中 地形景观必须与景园建筑景观相协调,以消除建筑与环境的界限,协调建筑与周边环 境,使建筑、地形与绿化景观融为一体,体现返朴归真、崇尚自然、向往自然的心理。 3 微地形应用处理的技巧 不同的绿地有不同的微地形处理技巧。就笔者多年的研究,特以公共绿地和居住区绿 地为例探讨园林绿地微地形处理技巧。 3.1 公共绿地 3.1.1 路堤 路堤是联系水与绿地的媒介,是现代城市中滨水绿地景观的常见园林地形要素。把路 堤处理成微倾斜状、采用沙滩或草地模式使路堤缓缓延伸到水面,打破绿地与水的界面; 或把路堤做成台阶式,并把台阶直接延伸到水中以提供人们戏水的可能,可以使人亲临水 体,享受大 自然的乐趣。 3.1.2 人工水系 园林绿地的人工水系一般分为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规则式水体如喷泉等 ,其轮廓可处理成几何式,水岸整齐 ;驳岸常采用条石或瓷砖砌 成规则式,垂直于池底 ,此形式多见于喷泉水景中。 自然式水体讲究“疏水之去由,察源之来历”,需要设计者对天然水体观察提炼,求 得“神似”而非“形似”,以人工水面创造出近似于自然水系的效果。为避免水出无源, 通常将水的轮廓处理成自然曲折、时隐时露、水岸为自然曲折的倾斜坡地。如设计成人工 沙滩或草地缓缓倾斜延伸入水体中,驳岸主要用鹅卵石或石矶等天然材料修砌。宽阔的水 体还可创造洲、渚、滩等景观;狭窄的水体可形成瀑布、跌水,地泉等水体景观,使水具 自然河流之秀色,潺潺山溪之灵性。 混合式水系的处理要因地制宜或根据造景需要,如在建筑附近,可用条石砌成直线或 折线驳岸,而稍偏远的地方可处理成自然式以增加野趣 ,提高水体的欣赏性和艺术性。 3.1.2 广场绿地 广场是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最能反映城市文化特征的开放空 间 ,故有城市 “起居室”和 “客厅”的美誉。 在广场绿地设计中,往往对地形进行抬升和下降处理,以体现或表现不同景观。对纪 念性园林 ,如纪念碑、塔、雕塑或主题标志性建筑的地形常作抬升处理,以体现崇高、雄 伟和肃穆感 ,使观者油然而生一种崇拜之情。水景可高可低 ,喷泉池宜高或平 ,旱地喷泉 则宜下沉 ,以仰视体现高大和壮观,以平视体现其平和而亲近,以俯视体现其生动活泼。 对无主景的公共休闲广场常做成下降地形,如建造下沉式广场以交汇视线景观来营造群众 文化表演和休闲乘坐的景点设施。 3.1.4 街道绿地 街道绿化是街道景观的要素 ,要使相对狭长、单调﹑封闭的道路上具有上乘的景观效 果,立面空间至关重要。除了植物的高矮搭配,适当的地形处理也非常重要。整地时把地 表做成“龟背状”或楔状,不仅可以增强道路的连续性、方向性,满足排水、地下管线、 管沟的布置需要,丰富立面上的景观层次;又有利于阻止尾气、粉尘、噪音等污染物的扩 散,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3.2 居住区绿化的微地形处理 由于居住区地域有限,且各种暴露的地面建筑设施较多,常使绿地显得小而零碎。一 幢长 42m、宽 12m ,总占地面积为 1527.5m2 的楼房 ,其建筑 占地 504m2 ,它的建筑 散水为 88.96m2 ,水电气检查井为 9.04m2 ,化粪池 18m2 ,后三项地面附属建筑合计占 地 7.52%。合理绿化这 7.52%的

文档评论(0)

159****9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