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建筑与规划最新版本.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概 述;1.2 机场功能;1.3 机场分类;第二节 机场发展史; 第二阶段: 1920年之后,欧洲开始建立最初的民用航线,随着航空运输的发展,机场开始大量兴建; 至1930年,欧美国家之间、殖民地之间的国际航线大量开通,英国/印度/南非/、荷兰/阿姆斯特丹/雅加达、美国/南美/亚洲,机场在世界各地大量出现; 新需求:航空管制/通信/跑道强度/一定数量的乘客;措施:出现了塔台/铺面跑道/候机楼 30年代/石料铺筑机场,40年代/喷气飞机/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的铺面机场。; 二战以后,开始出现大型中心机场,1944年国际民航组织成立,签署《芝加哥公约》;50年代,制定世界机场的统一标准和推荐要求,使全球机场有了大体统一的标准。 第三阶段: 50年代末,大型喷气运输飞机出现,机场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跑道/滑行道/机坪/塔台/仪器仪表/航站楼/停车场/交通枢纽等。;2.2 我国机场发展史; 缩影: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建设和发展-1 54年,为改变军民共用西郊机场,中央同意在北京东北兴建民用机场,称为“北京中央航空港/天竺机场/中央机场”,57年投入使用。水泥混凝土跑道2500m长,80m宽,滑行道、机坪、全套助航设备、航站楼、飞机修理基地。 60年代中期,为接收国际通用大型客机,跑道扩建,延长为3200m。 70年代,首都机场第二次大规模扩建,T1航站楼,新建一条3200m*60m的跑道,并加长原跑道为3800m。74年动工,84年完成项目。; 缩影: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建设和发展-2 民航发展速度大大超出预料,扩展机场已经不能满足需要,95年首都机场开始第三次扩建,24万平的T2航站楼、17万平停车楼、47万平的机坪等,总投资76亿。当时规模和投资最大的民航工程,99完工投入使用。 08年奥运会的需要,05年开始第四次扩建,新建第三条3800*60m跑道,主降方向Ⅱ类精密进近、次降方向Ⅰ类精密进近的助航灯光和空管系统,98万平的T3航站楼,08年初完工,总投资300亿。; 发展前景: 我国民航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将进一步加大,主要方向为:建设枢纽机场、完善干线机场、发展支线机场。 至08年底,我国内地各类民用机场500多个,其中民用通航机场158个,可起降波音747的机场25个。我国公用机场数量为美国1/17,航班运输机场数量为美国1/5。 与美国相比差距很大,我国机场建设有很长的路要走。;第三节 机场系统组成;机场系统的组成; 第四章 机场功能与组成; 第四章 机场功能与组成; 第四章 机场功能与组成; 第四章 机场功能与组成;机场系统的组成;3.2 空侧设施;1)跑道进近类别:   跑道根据进近方式,分为目视跑道(目视进近)、非精密仪表跑道(水平方向引导)、精密仪表跑道(仪表/微波着陆系统/精密进近雷达) 2)跑道标志:   跑道上辅助飞机起降的一系列标志,有:跑道号码标志、中线标志、入口标志等;(非精密仪表跑道)跑道瞄准点;(精密仪表跑道)接地地带标志、边线标志;3)跑道和滑行道灯光:   跑道使用灯光系统辅助驾驶员在夜间和能见度差的情况下安全使用跑道。包括:进近灯光系统、目视进近坡度指示系统、中线灯、边灯、入口灯。滑行道也有中线灯和边灯。 4)滑行道: 提供跑道与机场其他区域(如航站楼)之间的快速进出通道。出口和入口滑行道在跑道两端。大型机场常设快速出口滑行道,以减少跑道占用时间。;5)等待区:位于或接近跑道起飞端,用于做最后检查和等待最后的起飞放行指令。面积较大,保证后机可以绕行前机。 6)等候机坪:等待进入等待起飞区,临时停放飞机 7)机坪:飞机停放区域,设置机位和滑行通道。 8)滑行引导标志 9)塔台:机场管制人员工作场所,机场的最高建筑物,清楚地观察飞机起降情况。 10)空侧其他设施:除冰坪、排水系统、驱鸟装置、加油管线、消防站等。;3.3 陆侧设施; 车辆流动和停车场,包括机动车环状车道和停车设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轨道交通、公交车站。  机场地界内的道路和交通设施是机场陆侧部分,也是城市交通网络的延伸。;第四节 机场基本构型; 第四章 机场功能与组成;4.2 航站楼布局; 第四章 机场功能与组成第一节 概 述;1.2 机场功能;1.3 机场分类;第二节 机场发展史; 第二阶段: 1920年之后,欧洲开始建立最初的民用航线,随着航空运输的发展,机场开始大量兴建; 至1930年,欧美国家之间、殖民地之间的国际航线大量开通,英国/印度/南非/、荷兰/阿姆斯特丹/雅加达、美国/南美/亚洲,机场在世界各地大量出现

文档评论(0)

雪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