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课例《陈情表》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pdf

高中语文教学课例《陈情表》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教学课例《陈情表》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高中语文 教学课例名 《陈情表》 称 《陈情表》是高二语文必修五的文言重点学习篇目 教学重点: 1、在吟诵中解读作者的“情”,体会本文悲恻动 人的原因。 教材分析 2、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上的特色,体会情 之深,理之透。 教学难点: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文意且背诵全文;对 “忠”“孝”的理解。 1、知识与技能: (1)鉴赏本文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 骈散结合、形象精粹的语言艺术。 (2)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知识和相关文 化常识。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丰富文言语感,提高诵读能力,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交流等方式, 理解作者所陈之情,以及陈情的技巧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让学生珍 惜亲情,学会感恩。 学生学习能 通过讲解,学生能够很好的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力分析 但是对于整篇文章翻译还存在较大困难。 主要采用诵读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让学生了解 教学策略选 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作者写作目的,进而体会到作者 择与设计 的身不由己。 一、新课导入: 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美德,如勤劳、善良等,还有 一个更重要的便是“孝”了。千百年来,人们常以 “忠 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宋代学者赵与 时在 《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 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 其人必不孝;读韩愈《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 教学过程 必不友。” (后人补:读 《报任安书》不堕泪者,其人 必不为人。”) 读 《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 《陈情表》不哭者不 孝,可见李密的 《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以 “孝”著称的 《陈情表》。 二、课文诵读: ●学生活动:对照注释,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 读清句读,读出感情。 ●学生活动:听范读。校正字音,并注意语言特点。 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 流水般通畅。 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琅琅上口, 说服力强。 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三、整体感知: 题目解读: “陈”:陈述、禀报。 “情”:情况、情理、隐情、苦衷。 “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如 《出师表》。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 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书”,到了汉代,则分为章、奏、 表、议四类,写法上有叙有议,但是叙事和议论都带有 感情色彩。 ●学生活动:教师结合 “表”的特征设问,学生了 解作者、写作背景

文档评论(0)

137****31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