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例实录与改进 论文.docx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例实录与改进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例实录与改进 摘要:以学生品尝馒头亲自体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为导入,引导学生探究馒头变甜的原因。组织学生小组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并表达和交流。并且结合生活经验增加了温度和稀盐酸两个变量,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本次实验从实验材料、唾液提取方法、实验器材、实验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改进。通过改进简化了实验操作,效果明显,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开展实验教学。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进,简化。 一、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事半功倍 (1)学生分组2人一小组,10人为一大组,将全班共分为五大组。 (2)培训组长培训组长量筒、胶头滴管、酒精灯、温度计等实验器具的正确运用,以及进行实验时的注意事项,例如滴加清水与唾液的胶头滴管不能混用,量取唾液和清水的量筒不能混用,馒头块与馒头碎屑的量应相等且不宜过多。 (3)准备器材馒头块、烧杯、量筒、吸管、碘液、试管、标签纸、胶头滴管、试管架、镊子等。 (4)分发实验报告单 2.层层推进,导入新课 课前为每位同学准备新鲜的馒头块,学生仔细品尝馒头,体验馒头在口腔中变甜的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第一个问题:细细咀嚼一块馒头,会有什么感觉?学生根据自身的体验知道馒头在口腔中变小了、变碎了、变黏了,还有一丝丝甜味。第二个问题:馒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学生可能存在疑惑或不敢确定,此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来证明,向培养皿内的馒头上滴几滴碘液,很快馒头块接触碘液的地方变蓝,向学生展示馒头块的变化,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可知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第三个问题:淀粉有甜味吗?淀粉没有甜味为什么在口腔中会变甜呢?教师展示课前准备好的两个试管,1号试管加入没有经过口腔处理的馒头块,1号试管加入在口腔中充分咀嚼过后的馒头液,分别加入斐林试剂,水域加热,一段时间后,1号试管仍为蓝色,2号试管现象由蓝变棕最后生成砖红色的沉淀,教师需向学生介绍斐林试剂可以鉴定出还原糖,学生因而得出馒头在口腔中变成了还原糖——麦芽糖。淀粉没有甜味,而麦芽糖是有甜味的。紧接着第四个问题:口腔里有什么?各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总结出:牙齿将食物切断、磨碎;唾液腺大量分泌唾液;舌一方面配合牙齿的咀嚼,一方面通过搅拌将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经过以上四个问题的层层推进,从而导入新课: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呢? 3.联系生活,多方探究 制定计划环节是整个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如何体外模拟实验呢?学生不知该从何入手,这个时候教师的适当点拨显得非常重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给同学们一些启发,首先,如何模拟牙齿,舌及唾液的作用呢?其次,实验装置放在什么环境中?多长时间适宜?最后,同学们打算用什么试剂检验呢?请同学们将自己的模拟方法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设计思路后,提出问题:除了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以外,同学们还想探究什么因素呢?引导学生回想日常生活,发散思维,培养探究精神,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出自己的各种疑问,教师提问:例如当有人发烧时,食欲会下降,是不是体温升高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呢?引导学生试着探究食物消化与温度的关系。再例如,将食物和唾液一起下咽到胃内是否还会继续消化呢?胃液中含有稀盐酸。引导学生试着探究食物消化与酸碱度的关系。温度和酸碱度因为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了食物的消化。课后建议学生查阅资料分析探索其中的原理。提前为学生准备好热水,冰块以及稀盐酸方便同学们自主探究。 4.小组合作,完成探究 5个实验变量: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稀盐酸,温度。每一大组的五个小组分别挑选其中一个变量进行探究,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填写实验报告单。各小组代表提出自己组的实验方案及设计的依据,同学认真聆听、质疑、纠正、完善,组间共同讨论设计是否可行。按照修订后的方案进行实验,2人分工合作,1人操作,1人记录,教师巡回指导。小组代表提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分析什么原因出现此现象,得出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另外温度和稀盐酸对食物的消化也有影响。教师最后总结,吃饭时应该细嚼慢咽。 二、实验改进 1.实验材料的改进教材中选用新鲜的馒头用小刀切成大小相同的三小块,再细细的切碎,但在实际操作时,不太容易切碎,这是因为新鲜的馒头黏性较大、水分较多。切碎时碎屑也容易粘在刀具上,造成浪费。可以选用晒干的馒头,放在纸张里碾碎,为了防止馒头碎屑粘在试管的内壁上,用一个纸筒将馒头碎屑直接送至试管底部,这样操作既方便,又避免了使用小刀带来的危险。 2.唾液提取方法的改进用消毒棉絮收集唾液时,棉絮会吸收一部分唾液,导致取到的量很少。口含消毒棉絮也会使人不太舒服。于是,课前召集了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展开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