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对环境的要求—水稻对土壤、气象、生物环境的要求.pptx

水稻对环境的要求—水稻对土壤、气象、生物环境的要求.pptx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环境对水稻生长的影响1. 水稻的生物环境2. 水稻不同品种搭配对病虫害的预防效果3. 水稻与不同作物搭配对病虫害的预防效果4.水稻与多种生物共生的效果一、水稻的生物环境1.稻田中的主要生物类群:水稻,田间杂草,微生物,昆虫,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鸭、鱼、蟹、蛙,鸟类,鼠类等一、水稻的生物环境2.稻田中的有害生物:稻田有害生物主要包括水稻害虫、病原菌(体)引起的病害、杂草、鼠害、鸟类等。1)病害对水稻的危害:(1)破坏叶片、嫩枝各部,造成枝叶局部或大部细胞坏死。形成叶斑、枯梢、变色、变形、造成大量焦叶、枯叶、缺叶、残叶、落叶、卷叶、洞孔,影响光合作用。(2)破坏并毒化植物组织,造成植株畸形。影响植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等。(3)破坏根、茎皮层和韧皮部,导致腐烂或形成肿瘤,破坏水分的吸收和养分的输送,造成整株干枯死亡。一、水稻的生物环境2.稻田中的有害生物:2)虫害对水稻的危害:(1)取食植物体而造成的危害:可根据害虫的食性以及相应的口器类型而分为咬食、刺吸、蛀入、潜叶为害和为害植物地下部分。(2)其他的为害方式还:产卵于植物组织内而造成虫伤;吐丝或排泄体内物质污染农产品;分泌大量蜜露于叶片,影响光合作用并招致霉菌寄生;传播植物病害等。 植物受害的症状常因为害方式而异;但同一为害方式也能造成不同的受害症状。主要可分为叶片受害症状、茎部受害症状和繁殖器官受害症状 3 类,其中某些典型症状常可作为辨认害虫种类的依据。一、水稻的生物环境2.稻田中的有害生物:3)杂草对水稻的危害: (1)与水稻争夺水分、养分和光能。杂草根系发达,吸收土壤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很强,而且生长优势强,耗水、耗肥常超过水稻生长的消耗。杂草的生长优势强,株高常高出作物,影响作物对光能利用和光合作用,干扰并限制作物的生长。严重时造成大幅度减产或绝收。(2)病虫害的寄主,越冬、越夏场所,为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提供病源和虫源,导致水稻病虫害发生严重;也可以为天敌提供食物和庇护所,平衡病虫害的关系,减少病虫害的为害程度。一、水稻的生物环境3.稻田中的有益动物:青蛙,取食稻田中的昆虫;蛇,取食稻田中的田鼠;壁虎,取食稻田中的蚊子;猫头鹰 ,取食稻田中的田鼠;蚯蚓,生活在土壤里,具有疏松土壤的作用 ;以及蜘蛛、瓢虫、草蛉、寄生蜂、鸟类等。二、水稻不同品种搭配对病虫害的预防效果1.水稻不同品种搭配对病害的防治效果:对稻瘟病的防控:云南省1998-2003年试验表明,间作糯稻品种的发病率比净作平均降低了71.96%,病情指数比净作平均降低了75.39%;间作杂交稻品种的发病率比净作平均降低了32.43%,病情指数比净作平均降低了48.24%。四川省2001-200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间作糯稻品种的平均发病率比净作降低了58.1%,平均病情指数比净作降低了67.4%;杂交稻间作比净作降低了26.8%,平均病情指数比净作降低了35.5%。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不同品种组合控制稻瘟病效果有所差异,但间作对稻瘟病的控制效果均优于净作。二、水稻不同品种搭配对病虫害的预防效果2.不同水稻品种混合栽培的应用效果:(1)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对稻瘟病的叶瘟相对防效叨叨76.5%-94.3%,对穗颈瘟防效达到69.3%-96.8%。有人做白背飞虱抗、感品种时,发现混栽上的成虫和若虫数量与抗病品种相近,是感病品种的20%-50%。(2)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一般增幅再2.1%-9.3%之间(3)控草效果:有人用秀水63与化感潜力品种PI312777混种,稗草的生物量均显著降低。三、水稻与不同作物搭配对病虫害的预防效果早造水稻与水蕹菜、晚造水稻与慈姑周年间作模式的效果:1.间作对水稻常见病虫害的控制作用。两种间作模式对早、晚两造水稻常见病虫害均有控效,其中以早造水稻间作水蕹菜模式的控制效果更为明显。早造中,间作模式对水稻病虫害的控制效应主要体现在将危害控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与单作处理相比,间作模式对早造水稻的稻瘟病叶瘟和卷叶螟均有显著控效,平均控效分别达到20.53%和20.66%;晚造中,间作模式对病虫害的防御主要体现在控制病虫害的暴发,使其数量保持一个下降或者相对平缓的变化趋势,间作对晚造稻瘟病叶瘟和纹枯病均有一定的控制效应,其中对稻瘟病叶瘟、卷叶螟和稻飞虱的控效更为明显。?三、水稻与不同作物搭配对病虫害的预防效果早造水稻与水蕹菜、晚造水稻与慈姑周年间作模式的效果 2.间作对水稻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早造水稻的整个生长季,间作处理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均低于单作处理,且除分蘖期POD活性指标外,各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在晚造水稻齐穗前,间作处理的水稻叶片的保护性酶SOD、POD、CAT的活性均低于单作处理,但到齐穗期后,几种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反,且处理间的多数酶活性指标均达显著差异。间作处理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海无涯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下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