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刑法真题练习习题及答案15 .pdf

法律硕士刑法真题练习习题及答案15 .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真题提示】一、单项选择题 1. (2015 年真题)甲在某机场到达大厅出口外引爆自制爆炸装置,造成一人轻伤。甲的行为 应认定为( )。 A.爆炸罪 B.寻衅滋事罪 C.故意伤害罪 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 (2015 年真题)甲遇红灯停车时,与路人孙某发生口角,甲下车将孙某打倒在地,驾车离 去。孙某坐在马路上,不听他人劝导,拒绝离开。十分钟后,乙超速驾车经过此处,来不及 刹车,将孙某撞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甲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B. 甲构成寻衅滋事罪 C. 甲和乙共同构成交通肇事罪 D.乙构成交通肇事罪 3. (2016 年真题)甲在封闭的居民小区内醉酒驾驶,拐弯时因采取措施不当,将人行道上的 2 人撞成重伤。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 A.危险驾驶罪 B.交通肇事罪 C.故意伤害罪 D.过失致人重伤罪 4. (2016 年真题)甲误将黄色染料当硫黄,制造了“炸弹”,并投掷到邻居刘某家,意图杀 死刘某,但“炸弹”未能爆炸,刘家五口人安然无恙。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 A.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既遂) B.故意杀人罪(未遂) C.爆炸罪(未遂) D.投放危险物质罪(未遂) 5. (2018 年真题)乘客甲明知擅自打开飞机应急舱门会危及飞行安全,在飞机被牵引车推出 阶段故意将应急舱门打开,地勤人员发现应急充气滑梯弹出后将飞机迫停。甲的行为应认定 为( )。 A.破坏交通工具罪 B.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 C.重大飞行事故罪 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二、简答题 1. (2015 年真题)简述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构成要件。 2. (2017 年真题)简述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共同特征。 三、法条分析题 (2017 年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133 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 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 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请分析: (1)本条中的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如何理解? (2 )本条中的 “因逃逸致人死亡”如何理解? 四、案例分析题 (2019 年真题)甲因犯非法持有枪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 年,2015 年 1 月7 日刑满释放。 2018 年2 月2 日,甲吸毒后驾驶汽车闯红灯与一辆正常行驶的汽车发生剐蹭,甲慌忙驾车 高速逃离现场。途中又接连撞坏4 辆汽车,撞伤6 名行人。甲下车后听到有人报警,遂留在 现场,并在公安人员赶到后如实说明事发经过。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甲带领公安人员抓获了 向自己销售毒品的毒贩。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 (1)甲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2 )甲具备哪些法定量刑情节及相应量刑情节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真题提示】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爆炸罪是指故意针对不特定的多数人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 为。它属于危险犯,只要爆炸行为已经使公共安全处于危险状态或者已经造成危害公共安全 的实际损害后果,即成立爆炸罪既遂。本案中,甲的行为虽然仅造成一人轻伤,但已经危及 大多数人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故成立爆炸罪既遂。 2.D 解析:本题考查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和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本案中,甲下车将孙某打倒在 地的行为与此后发生交通肇事不存在因果关系上的必然性,因此甲有故意伤害的行为但不应 对孙某的死亡负责,A 选项错误。乙违反交通法规超速驾车将孙某撞死,构成交通肇事罪。 3.D 解析:危险驾驶罪为危险犯,不需要造成实际危害结果,只要行为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 逐竞驶,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即构成本罪。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都要求行为 人在公众通行的场所 (不限于公共交通道路)驾驶车辆。甲在封闭的居民小区内醉酒驾驶, 拐弯时因采取措施不当,将人行道上的2 人撞成重伤,甲是过失的行为,所以选D。 4.C 解析:爆炸罪与以爆炸的方法实施的针对特定个人或者公私财产的犯罪区分的关键是爆炸行 为是否危害公共安全。如果爆炸行为虽然主观上指向的是特定的个人或者公私财物,但是爆 炸发生在公共场合,实际危害了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的,则 仍然应当按爆炸罪论处。本题中甲虽针对邻居刘某实施犯罪,但将爆炸物投掷到刘某家,实 际危害了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