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6T 217-2023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docx

DB1306T 217-2023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20 CCS B 05 保 DB1306 定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306/ 217—2023 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 2023-08-10 发布 2023-08-30 实施 保定 市 市场监 督 管理局 发 布 I DB1306/T 217—2023 前 言 本文件 GB/T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保定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定市农业科学院,博野县绿博农作物种植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义平,滑帆,霍捷,刘富强,徐海娜,孙金恒,李文平,郭雪涛,梁欣, 柳红霞,于明友,张广元,李淑娟,李小虎。 1 DB1306/T 217—2023 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林下大球盖菇生产的栽培场地条件、栽培品种选择、栽培技术、建立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保定市林下大球盖菇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1742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栽培场地条件 林地要求土壤肥力中上等、富含腐殖质、中度以上郁闭度的阔叶林。林地靠近水源,给水排水方便, 且无污染源。产地环境符合NY/T 391的规定。对于郁闭度低的林地,需要在初秋发菌期和春季5-6月份 高温期林间搭建遮阳网,降低培养料温度。 5 栽培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 6 栽培技术 6.1 播种时间 林下最高气温稳定在30℃以下时达到安全栽培时间,即可进行林下栽培。各地根据当地常年7月份、 8月份日最高气温结合当年具体天气情况确定栽培时间。 6.2 培养料 6.2.1 培养料选择 2 DB1306/T 217—2023 主料为农作物秸秆,如玉米秸秆、玉米芯、小麦秸秆、稻壳等,辅料为麦麸、玉米面等。玉米秸秆、 玉米芯等培养料需粉碎处理。培养料符合NY 5099的规定。 6.2.2 培养料配方 (1)玉米秸秆70 % ,稻壳27 % ,麦麸3 %。 (2)玉米秸秆50 % ,稻壳25 % ,玉米芯22 % ,麦麸3 %。 (3)小麦秸秆50 % ,木屑30 % ,玉米芯17 % ,麦麸3 %。 各配方均加入配方总量2%~3 %的生石灰调节pH值到7.5~8.0 。培养料含水量调节在60%~65 %。 6.3 培养料堆积发酵 6.3.1 发酵时间 根据栽培季节不同,培养料需要5d~7 d的发酵期。7月份至9月份培养料发酵一般5d~6 d ,10月份、 11月份培养料发酵需要6d~7 d。 6.3.2 发酵方法 将秸秆铺到底层,厚约1 m~ 1.5 m ,秸秆上面铺洒稻壳、玉米芯、麸皮、石灰等,使用木屑的配方 木屑提前1d~2 d预湿,几种配料简单翻拌,然后喷水,边喷水边翻拌,直到含水量达到70%左右后, 堆成1.8 m~2 m宽、1.5 m高、长度不限的堆。 发酵堆里面温度达到65℃~70℃后,维持24h,进行翻堆,同时检测、调整培养料水分含量和pH值, 重新堆料。 发酵料堆中心温度达到65℃~70℃ , 维持24h后,散堆降温。发酵好的培养料尽快起垄栽培。 6.3.3 培养料标准 发酵好的培养料颜色黑褐,有弹性,放线菌量适中,水分65%左右,pH7.0左右。避免过度发酵大 量消耗营养导致后期产量下降,避免发酵不均匀导致栽培中杂菌大量发生。 6.4 播种方法 6.4.1 做畦 栽培方式采用垄式栽培,垄宽80 cm ,垄间距50 cm ,垄高10 cm~ 15 cm。 6.4.2 播种铺料 菌种要求菌丝洁白、浓密粗壮、菌龄合适、无杂菌感染、无病虫、无吐黄水等现象。菌种质量符合 NY/T 1742标准。 采用单层菌种点播法。第一层培养料厚度10 cm~ 15 cm,播种时将菌种掰成2 cm~3 cm大小的块,菌 块间距10 cm 。每平方米使用菌种0.5 Kg~0.6 Kg 。第二层培养料的厚度为10 cm左右。 6.4.3 覆土 播种完成后林下空气湿度小需及时覆土,如果林下空气湿度大可在 7d~ 14d 后进行人工培土或培土 机覆土,覆土厚度 3 cm 左右。覆土选择质地松软、肥力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