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3413T 0015-2023夏大豆主要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ocx

DB 3413T 0015-2023夏大豆主要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20 CCS B 17 3413 宿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3413/T 0015—2023 夏大豆主要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control of main insect pests of summer soybean 2023 - 07 - 24 发布 2023 - 08 - 24 实施 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I DB3413/T 0015—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宿州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宿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宿州市植检植保站、灵璧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月英、马书芳、李进步、周军、刘兴舟、王朝伟、尹毛珠、赵振邦、王培、 王路路、姜磊、沈维良、禹田、李芳、张曼、王升红。 1 DB3413/T 0015—2023 夏大豆主要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夏大豆主要虫害的防控原则、防控对象、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防措施及化学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夏大豆主要虫害的绿色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夏大豆 summer soybean 6 月 10 日至 6 月 25 日期间适期播种的大豆。 4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植保方针,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 ”的理念,突出农业防治、 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辅以必要的化学防治。 5 防控对象 主要包括蛴螬、豆秆黑潜蝇等根茎类害虫,棉铃虫、造桥虫、卷叶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豆天 蛾等食叶类害虫,蚜虫、叶蝉、烟粉虱、蓟马、点蜂缘蝽等刺吸类害虫和大豆食心虫、豆荚螟等蛀食类 害虫。 6 农业防控 6.1 品种选择 选用优良的抗虫品种,大豆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2的要求。 6.2 轮作换茬 2 DB3413/T 0015—2023 避免重茬或与豆科作物连作,与非豆科作物轮作2年以上。 6.3 秋翻耕耙 大豆收割后深翻细耙,消灭越冬幼虫。 6.4 水肥管理 肥料使用符合NY/T 496的要求。每生产100 kg大豆籽粒需纯氮5.3 kg、有效磷1 kg、氧化钾1.3 kg。 播种前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每667 m2基施复合肥(N:P:K=15:12:10)20 kg左右。宜施用经无害化处理的有 机肥或商品有机肥。合理灌溉,注意苗期防淹、花期防旱。 7 物理防控 7.1 灯光诱杀 在蛴螬、棉铃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大豆造桥虫、大豆卷叶螟、豆天蛾、大豆食心虫、豆荚螟 等主要害虫成虫发生期,即6~10月,田间每10 000 m2~20 000 m2架设一盏频振式杀虫灯,挂灯高度在大 豆植株上方20 cm~30 cm处。 7.2 黄板诱杀 田间每667 m2放置黄色粘虫板20块,保持高于大豆植株15 ㎝~20 ㎝,诱捕蚜虫、烟粉虱等害虫。 8 生物防控 8.1 性诱剂诱杀 田间放置棉铃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大豆食心虫性诱剂,每667 m2放置1个,保持高于大豆植株 20 ㎝~30 ㎝ 。诱捕棉铃虫、斜纹夜蛾、大豆食心虫等害虫成虫。 8.2 保护利用天敌 为保护和发挥中华草蛉、龟纹瓢虫、蜘蛛及长螳螂等捕食性天敌的作用,宜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 同时可人工释放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即在大豆食心虫成虫产卵盛期,每667 m2释放10 000头赤眼蜂, 5 d~7 d后释放第二次,共释放20 000头;每667 m2放3点,选上风口第20行为第一个放蜂行,距地头15 m 为第一个放蜂点,顺行走每15 m为一个放蜂点,以后每隔20行为另一个放蜂行。 8.3 施用微生物制剂 8.3.1 棉铃虫产卵盛期,施用 50 亿 PIB/mL 的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 500~750 倍液喷雾。 8.3.2 7 月中下旬,蛴螬低龄幼虫盛期,每 667 m2 用 2%白僵菌微生物制剂 1 kg~2 ㎏拌细土 30 kg~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