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成书时代及相关问题.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风》成书时代及相关问题 “秦风”是15首“诗”的独特风格。是最有特色的国风之一。《秦风》共十篇, 其中一些诗篇在《诗经》中有着特殊的审美价值。如《蒹葭》诗意深婉清致, 高超淡雅, 被认为是《国风》中第一篇缥缈文字;《小戎》被认为是研究古代车制的首篇资料;《无衣》所表现出的果敢勇猛、豪迈奔放的尚武精神, 是反映民族精神的名篇;而像《黄鸟》那样遣责野蛮的殉葬制度的诗歌, 也只有在《秦风》中才有。《秦风》虽然只有十篇, 但较完整概括地反映了秦人早期的社会生活 面貌与秦文化的基本特征。 但是, 长期以来, 由于秦人早期的历史被尘封地下, 导致学界对《秦风》的认识有所偏差。一般人认为《秦风》是最早产生于陕西地域的诗歌, 是“春秋初秦襄公至秦穆公这一百五六十年间的诗。”当然, 对《秦风》产生 的地域与成诗时代, 现代许多学者如张启成、程俊英、金启华等先生, 也都有着相当的真知灼见。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 甘肃天水西南礼县大堡子山秦公陵园的发现是考古学上探讨秦人早期文化的一个重大突破。这为探讨秦文化的发祥地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也为我们研究《秦风》提供了历史的质素。 对于秦文化的研究, 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但由于受文献和考古资料不足的限制, 对秦人早期阶段 (文公以前) 历史文化的研究, 还比较薄弱, 留有许多空白。20世纪八九十年代, 一批新的考古学资料的发现, 引起了学术界的振奋。首先是甘谷县毛家坪和天水县董家坪的西周至春秋战国秦遗址和墓葬的发掘, 从考古学上证明了远在殷周之际, 秦人就已在天水一带繁衍生息。其文化面貌不同于甘肃地区远古的一些部族文化, 而与周文化关系密切, 是大量吸收周文化因素的早期秦文化。 20世纪90年代初期, 天水西南礼县大堡子山秦公陵园的发现, 石破天惊, 被尘封于地下几千年的秦早期历史终于撩起了神秘的面纱。1993年, 由于盗墓者的乱挖乱盗, 天水西南礼县大堡子山古墓被意外发现, 一些珍贵文物流失海外。甘肃省文物考古所随即在大堡子山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探明了在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140米的墓葬区内, 共有中字型大墓两座, 瓦刀型车马坑两座。墓地的东北、北部和西部山湾, 有规模地分布着间距为5至7米的东西向中小型墓葬, 总数在200座以上。发掘过程中考古专家发现, 大堡子山的陵墓座西向东, 墓主头西脚东, 与雍城陵园、芷阳陵园、始皇陵园完全一样。而长达100多米的中字型墓葬也显示出秦人好建巨陵大墓的特点。这些墓葬还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金、玉器, 有的青铜器上明确铸有“秦公作铸用鼎”, “秦公作宝用簋”等铭文。从地理位置看, 大堡子山“两河夹一山”的独特地形也完全符合先秦皇家陵园“风水”取向。国内历史学家和考古专家一致认定, 大堡子山古墓就是被历史尘封2800年左右的秦人第一陵园——西垂陵园。对这一发现, 专家誉为是20世纪继敦煌藏经洞、秦兵马俑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朝远指出:“从秦公器的形制、铭文、饰文、铸造特点以及相关的史实看, 上海博物馆新获的秦公诸器应为秦襄公、文公之器;礼县大堡子山的两座大墓的年代应为春秋初期, 墓主分别为襄公、文公”。著名历史学家,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李学勤先生认为, 礼县大堡子山发现的秦公壶器主“应该就是庄公”。陕西考古研究所所长韩伟则认为“营造大墓者, 非秦仲、庄公莫属”。综合起来看, 从秦仲到秦庄公、秦襄公、秦文公四代人, 甚至从秦仲上溯好多代, 都可能葬于西垂陵园。事实证明, 秦的第一陵园在甘肃礼县大堡子山, 甘肃东部是秦族、秦文化的真正发祥地。由于这样的原因, 自秦人首领非子被封为附庸在“秦”建立城邑后, “秦不仅成为其名号和国号, 而且在天水地区秦人长期活动的据点, 水有秦水, 谷称秦谷, 亭为秦亭, 县名秦安, 城曰秦城, 州呼秦州。随着秦人的东进, 关中的大、小秦岭等山、水、地名无不渊源于秦人受封于天水秦邑。而陕西省简称秦, 历史上氐族苻氏、羌族姚氏相继建立的前秦、后秦和鲜卑族乞伏氏据有秦州称西秦, 乃至国外称中国为China, 其名称也同样源于秦。这些以秦命名的国名、地名等, 正是天水作为秦人发祥地的历史标志。”1 一、 秦仲时开始的“变风” 《秦风》的创作时间, 按照《毛诗序》的说法, 是秦仲、秦襄公、秦穆公至秦康公时期的诗。古代的学者多从《毛诗序》, 认为《秦风》作于“秦仲之世”, 当“周宣王之时”。但现当代学者则多数认为偏晚。周冯《诗经译释》说:“《秦风》产生的时代, 都是东周春秋时代的诗。”“《秦风》全都产生于春秋初年秦襄公到秦穆公 (最晚不过秦康公) 这一个半世纪中间。”蒋立甫《诗经选注》:“《秦风》产生的时代, 大致说来是自春秋初至秦穆公 (死于前622年) 这一百五、六十年间的诗。”对于具体的每首诗的创作时代,

文档评论(0)

186****66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