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pdf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言文阅读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 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太丘舍去(________ ) ②下车引之(________ ) ②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3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仅有 103 个字,却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 B.本文言简意赅,主要是通过对话描写来说明为人处事应讲礼守信的道理。 C.“怒”与“惭”写客人被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本文中的元方和《咏雪》中的谢道韫都是睿智、方正、讲诚信的孩子。 【答案】 (1)离开;拉,牵拉;回头看 (2 )①和别人约好一同外出,却丢下我走了。 ②到了正午还不到,这就是不守信用。 (3 )D 【解析】 【分析】(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 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 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顾” 是“ 回头 看” ;“去”是古今异义词,“离开” 的意思。 (2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 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①句中的“期(约定)、委(舍 弃)、去(离开)”几个词是赋分点;②句中的“至(到)、无信(不守信用)”几个词是 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 (3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咏雪》一文中并没有谈到谢道韫讲诚信的特点。据此, D 项中的“谢道韫都是睿智、方正、讲诚信的孩子” 的理解是错误的。故答案为 D。 故答案为:(1)离开;拉,牵拉;回头看; (2 )①和别人约好一同外出,却丢下我走了;②到了正午还不到,这就是不守信用。 (3 )D。 【点评】(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 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 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2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 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 正确理解。 (3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考生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 逐项审读,仔细辨析,判断正误。 【参考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 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元方) 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 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 是不讲信用 (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 (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 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 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 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尽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 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文档评论(0)

137****31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