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的“货币战争”.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仲的“货币战争” 管仲被称为中国最早的“经济学家”不是没有道理的,他虽没有提出明确的经济理论,但却通过具体的经济活动实践着其经济思想,包括通货膨胀、价格与市场、税收与财政、国家宏观调控、社会分工,甚至货币战争。管仲可以算作“贸易战”的鼻祖,在两千年前,他就曾用各种经济手段发起贸易战,不动兵刃便降服了对手。 衡山之谋 春秋时期,齐鲁两国之间夹着一个小国叫衡山国。衡山国虽小,但却有着独特的生存优势——擅长制造大型战车与各种兵器,在当时有“衡山利剑,天下无双”之说。然而神兵利器并不能拯救亡国的厄运——彼时,齐国经过管仲改革,国力日益强盛,齐桓公素有成就宏图霸业的雄心壮志,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衡山国就成了齐国首先要除去的目标。 齐桓公想派兵攻打衡山国,但是又心存疑虑,担心无法战胜衡山国,于是就找来管仲商议。 管仲建议齐桓公先不要跟衡山国动兵刃,他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而卖之,燕代必从公而买之,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衡山之械器,必倍其贾,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十倍以上。” 这是什么意思呢?管仲知道衡山国兵器制造周期较长,如果是大型战车的话,造一台要一年半时间。他提议齐国高价进口衡山国的兵器,燕国和代国知道后,为了增强防御能力也一定会跟风购买,秦国和赵国知道后,肯定会认为齐国打算进攻他们,也会去跟着购买。这样一来,衡山国的兵器价格就会大幅上涨,而现在衡山国的兵器产量就那么一点儿,天下人都来抢着买,价格必然涨到十倍以上。兵器价格暴涨引起的联动效应就不是衡山国所能预料和控制的了,到时候管仲自然有办法打败衡山国。 齐桓公听从了管仲的建议,派人到衡山国高价订购各种兵器,十个月后,燕国、代国、赵国、秦国果然不计价格地先后来争购。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让衡山国君高兴到昏了头,他对国相说:“天下都抢购我们的兵器,下令价格再涨十倍以上。”于是衡山国的各种兵器都以高价预定给了天下各国,衡山国民欢声雷动,人们都跑去兵工厂制造兵器,以求谋取暴利,衡山国的土地都荒芜了。 十二个月之后,管仲又派人去衡山国高价收购粮食,一时间全天下的商人都把粮食往齐国运输,在之后的五个月里,各国大部分粮食都到了齐国,粮食价格也被齐国抬高了三倍。 就这样,花了十七个月的时间,衡山国的兵器价格涨了十倍,粮食价格也炒高了三倍。这时,齐国突然宣布不要衡山国的兵器了,还跟衡山国断交。 衡山国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齐国单方面撕毁了合同,其他高价购买的国家也跟着放弃了购买;衡山国没有从兵器制造中赚到钱,反而因为举国投入兵器生产,荒芜了农田,国内还闹起了饥荒。无奈之下,衡山国只好派人去齐国高价进口粮食,并很快因此财政破产。 这时齐国开始陈兵边境,跟鲁国约定一起攻打衡山国,齐国攻打衡山国北,鲁国攻打衡山国南。此时,衡山国已经没有了一战之力——国内闹饥荒,国民大部分逃亡到齐国。很快地,内忧外困之下的衡山国君做出了一个明智决定——“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衡山国举国投降,归顺齐国。 齐国成了绝对的赢家,兵不血刃就收服了衡山国,还顺便掌控了当时的重要物资谷物,掌握了经济主动权。 买鹿制楚 春秋时期,各国的经济结构都很简单,交易的商品也不外乎粮食、盐、布匹、金属等国计民生的必需品。管仲通过哄抬物价,破坏敌对国家经济平衡,形成单边的经济依赖,让齐国牢牢把握了经济主动权,他已经很精准地把握住了贸易战的本质。在买鹿制楚一战中,我们也能很清晰地看到管仲的这种贸易战思路。 楚国位于齐国之南,实力雄厚、历史悠久,对齐国时有滋扰,严重影响了齐桓公的称霸大计。齐桓公想要发兵震慑,但是“恐力不能过”,硬碰硬未必能占到便宜,于是在管仲的劝说下,还是决定先打贸易战。该怎么做呢?楚王毕竟不像衡山国君那么短视,如果直接购买民生物资,很可能会引起对方的警惕。管仲在思考之后,建议齐桓公以兴建狩猎场为名去楚国重金收购梅花鹿。 很快,上百名齐国商人组织了一个大型采购团,用大车拉着铜钱,到齐国去大量购鹿。他们在市面上到处传言:“齐桓公好鹿,愿不惜重金购买!”虽然鹿是楚国所特有的,但当时在楚国并不是什么罕见动物,楚国人把鹿当作食物,通常两个铜币就可以买一头。但是齐国商人一来就开出了高价,开始是三个铜币买一头鹿,半个月后涨到五个铜币一头。随着时间的推移,鹿的价格还在不断上涨,原来两个铜币的鹿逐渐被炒到十个铜币、十五个铜币,有时甚至上百铜币才能买到一头鹿。 这件奇事很快就传到了楚王的耳朵里,楚王一开始还有点儿疑虑,他派人调查了一下,下面的人回报说齐国买鹿是为了兴建狩猎场供齐桓公玩乐。就这样,楚王根本没有弄清楚齐国的真正目的,就过早地放宽了心。 齐国重金买鹿在楚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农夫们惊讶地发现,一头鹿的价值竟然抵得上千斤粮食,于是他们纷纷舍弃农田,制作猎具跑到深山里去猎鹿。鹿越来越少,猎鹿的人却越来越多。事情发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