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小”的仁者——孔子眼中的“春秋第一相”管仲考论.pdf

“器小”的仁者——孔子眼中的“春秋第一相”管仲考论.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4 卷第3 期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l. 24 No. 3 20 11 年6 月 Journal of P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un. 20 11 “ 器小”的仁者 ——— 孔子眼中的“春秋第一相”管仲考论 胡武生 ( 湖北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430062) 摘 要:本文通过对孔子在 《论语》中对 “春秋第一相”——— 管仲的论述,参照《左传》、《国语》等先秦典籍中关于管仲的一些事 迹,从而考论孔子论述管仲“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管仲之器 小哉”的依据之所在,从而让人们看到孔子心中一个完整的管仲形象——— “器小”的仁者。 关键词:孔子;管仲;仁者;器小 中图分类号:K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9 16 1 (20 11)03 - 0049 - 02 管仲,名夷吾,谥曰“敬仲”,史称管子,春秋时期 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成就了霸业;二是管仲 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 辅佐齐桓公“不以兵车”,以“文事”征服了诸侯,而不 期的第一霸主,被誉为“春秋第一相”。《论语》中,论 是靠武力。孔子所要强调的,正是齐桓公九合诸侯所 及管仲的地方共有三处,分别是《八佾》一处,《宪问》 采用的手段,不以武力,靠的是 “仁”、“德”、“礼”、 两处。透过这三处论述,我们可以大致看出作为一代 “信”等。 名相的管仲在孔子心中的形象。当然,孔子的论述不 在《左传》中,不时有管仲提醒齐桓公注重“仁”、 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通过对管仲事迹的考证,我 “德”、“礼”、“信”以获得诸侯拥护的描述。如鲁僖公 们可以得到孔子论述的根据之所在。 七年,鲁僖公与齐桓公、宋桓公、陈国的世子款、郑国 一、管仲是仁者,因为他相桓公“九合诸侯,不以 的世子华在宁母结盟,谋划攻打郑国。管仲对齐桓公 兵车” 说:“臣闻之,招携以礼,怀远以德。德、礼不易,无人 在《论语 ·宪问》中,子路与孔子有这样一段对 不怀。”于是,齐桓公就以礼对待诸侯,诸侯各国中在 话: 齐国供职的官员都接受了齐国的赏赐。这时,郑国的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 太子华以做齐国的藩属为条件,想借齐桓公之手杀 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 死郑国的三个大夫泄氏、孔氏、子人氏,进而篡夺君 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位。齐桓公打算答应他,管仲反对道:“君以礼与信属 子路对管仲是否够得上 “仁”提出了怀疑,原因 诸侯,而以奸终之,无乃不可乎?子父不奸之谓礼,守 是齐桓公杀死公子纠后,作为公子纠辅臣的管仲,不 命共时之谓信。违此二者,奸莫大焉。”齐桓公还是想 能如召忽一样为主公赴死。孔子对此表示明确的反 利用郑国父子相违的机会进攻郑国,管仲接着说: 对,认为管仲够得上 “仁”,“如其仁,如其仁”,是感 “君若绥之以德,加之以训辞,而帅诸侯以讨郑,郑将 慨,也是强调。 覆亡之不暇,岂敢不惧? 若总其罪人以临之,郑有辞 一般以为,孔子之所以认为管仲够得上“仁”,是 矣,何惧?且夫合诸侯,以崇德也。会而列奸,何以示 因为他辅佐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成就了一 后嗣? 夫诸侯之会,其德刑礼义,无国不记。记奸之 番霸业。其实,仔细分析孔子的“桓公九合诸侯,不以 位,作而不记,非盛德也。”齐桓公猛然醒悟,拒绝了 兵车,管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