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疼的是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老师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下面就谈谈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做好德育工作的案例。 一、以人为本,倾注师爱 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更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的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其实,爱我以为并不是教师职业的特质,凡为人,必须有爱心,天下人,特别的除外,皆是为人父母,或终将为人父母的,为人父母者,对于子女的爱必是天性使然。以为人父母的教师应能做到“爱生如子”;未曾为人父母的教师要能做到“爱生如己”。我是坚持把教书育人当成事业而不是职业去做的,因此,对于一些特殊家庭的后进生我主动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缺点。 成功案例一: 在批评教育时,力求点到即止,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机会。这样,学生易于接受,又对老师的宽容产生负疚感,从而有利于他们不断鞭策自己,尽量少犯或不犯错误。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错误唠唠叨叨,否定或者贬低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批评积极性,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结果事与愿违,大大削弱了教育的效果。 例如我班的杨××同学,早上常常迟到。有一次她又迟到了,到校后我没有批评她,而是给她买来了面包和牛奶请她吃,并叫她将以往迟到的原因总结出来,让她想想,迟到有什么原因是能克服的,有什么原因是不可以克服的,老师能帮助她做点什么。她对我说,迟到的原因都可以克服,其实可以做到不迟到的。于是我说:“让我也来帮你一把吧,这一周我天天早上给你打电话,叫你早早起床,好吗,”她当时很受感动。后来,她果真变了。不但极少迟到,而且还能够认真学习。 可见,从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出发,恰当地运用“留有余地”的批评方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案例启示: 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同感(empathy)、真诚(genuineness)、尊重(respect) 师生关系,很有必要。与学生建立同感、真诚、尊重的良好关系,并通过心理方法与学生进行互动,将大大改进班主任的工作成效。教育的目的在于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和自我完善。学生都是有思想、不断发展的个体,没有谁是一块天生的顽石,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只要我们当班主任的工作做到家,我们定能触摸到这块地方,要知道,这儿就是学生心灵的门户,打开它,你就能看到一颗颗鲜活的心。天道酬勤,只要我们努力,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沈彬 2013年11月26日

文档评论(0)

Kumb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