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圆明园四十年景图咏》中的山水园林.docx

浅谈《圆明园四十年景图咏》中的山水园林.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圆明园四十年景图咏》中的山水园林 圆明园是清代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的海淀区。这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和西方建筑艺术的优秀园林杰作。圆明园从兴建到大体完成, 基本处在大清帝国最辉煌的康熙 (1662—1722) 、雍正 (1723—1735) 、乾隆 (1736—1795) 时期, 太平盛世, 大兴土木, 使这座皇家园林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群落、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享誉世界, 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朝, 周围连绵10 km, 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 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圆明园不但在整体建造上富丽堂皇, 对园中细部景区的营建更是精益求精, 使山形水系、花草林木巧妙搭配。这些充满灵性与浪漫的中国古典建筑园林景观, 在园中的殿阁楼台、廊桥亭榭, 景景相连, 山重水复, 园中之景竟达100多处。圆明园继承了中国古老的优秀造园传统, 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 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 在整体布局上和谐完美。《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是于乾隆九年 (1744) 由宫廷画师沈源、唐岱等根据圆明园景群绘制而成的40幅景图, 历时11年绘成, 为绢本彩绘, 各幅分别附有工部尚书汪由敦所书乾隆《四十景对题诗》, 字体一律为大臣奏章所用的宫廷管和体。全图分为上下两册, 奉旨正式安设于圆明园奉三无私殿呈览, 人称殿本彩图。1860年, 圆明园遭劫时, 这套彩绘本被侵略者掠走, 献给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 现被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1983年, 法国学术界将《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彩色底版赠予圆明园。 一、 用画法表现出建筑的视觉特征 虽然圆明园已今非昔比, 但是前人还是为我们留下一些描绘圆明园盛景的艺术作品,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是现存最完整、最能反映圆明园盛期面貌的墨丹青宝。《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一书的前言记叙道:“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是乾隆元年 (1736) , 乾隆皇帝令宫廷画师沈源、唐岱依据圆明园实景绘制, 由沈源画房舍, 唐岱画土山树石。圆明园四十景, 是指园内独成格局的四十处园林景观, 一个景就是一园中园。……每幅图配有时任工部尚书大书法家汪由敦代书的乾隆皇帝四十景诗, 连同四十景图, 共计四十对幅, 每对幅为左诗右图。……记载了圆明园昔日之辉煌, 是人们了解、认识圆明园原有风貌最直观、最形象的文化遗存, 堪称为国宝。”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的笔墨韵致达到了收放自如、炉火纯青之境, 有着独到的艺术造诣。其景图采用的是工笔写意手法, 画中亭榭楼阁、廊桥树木, 采用的是工笔界画画法, 极尽精微, 异常写真;而山峦云蔼, 水波田畴, 则采用的是小写意手法, 写情寄意, 章法构图恣纵随心。工笔写意画法是中国绘画史上形成历史较早的一种画法,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力求于形神兼备, 注重画面细节写实, 境界写意。四十景图每幅画都细腻工整, 将工笔画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画面里的楼、台、亭、阁、廊、榭、轩、馆、桥等各式各样的中国古典建筑, 或巍峨壮观, 或飞檐灵动, 或鳞次栉比, 或若隐若现, 并使之与山形水系、花草树木巧妙搭配, 每个景致充满诗情画意, 而又各有不同。从中国山水画历史的角度来审视《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的画作, 论境界不如宋人山水高古俊逸;从界画角度审视, 亭台楼阁不及元人表现得细密隽永, 甚至亦不如同为清代袁江、袁耀的界画精美雅致。但是为何《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的画作影响竟如此广大, 吸引无数人去关注、去研究、去品评呢?笔者认为除了此图的史料价值外, 能够吸引人们反复观赏的重要原因是四十景图巧妙的构图章法。其营造出的亦真亦幻、引人入胜的园林胜境, 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造境手法。 中国山水画之章法, 就是构图法, 是画面的布局, 在南齐谢赫“六法论”中叫作“经营位置”, 东晋顾恺之称作“置阵布势”, 唐张彦远认为是“画之总要”, 明代李日华则说“大都画法以布置意向为第一”, 清邹一桂认为“以六法言, 当以经营位置为第一”。可见, 古人将“经营位置”看得非常重要。《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中各式各样精美的楼观、亭台、水榭、廊桥与山川树木、流水行云经过画家巧妙地重构, 组成完美的园林图式, 使观者仿佛身临其境。真实的圆明园内散布的山岗等皆叠石聚土而成, 而在景图的画面里山峦起伏, 宛若真山环抱, 根据构图需要, 山峦高低远近, 或突兀而起, 或缓缓而去。画面中河湖水系经布设河道串联水面而成。山岗树木等与水系结合, 划分自然空间。画面中的主体, 也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形象在画中的构图章法上起着决定性作用。画家将楼观屋宇构成有形无形的动势连接主线。动势主线变化多端, 建筑物之间或平铺展开,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