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1704号圆明园地摊图.docxVIP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1704号圆明园地摊图.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1704号圆明园地摊图 一 控制在历史上的槲,意义清新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1704号圆明园地图集(以下简称1704号圆明园全图)是乾隆王朝的罕见形象。这也是唯一完整反映乾隆、嘉庆、道光三个时期圆明园变迁历史的权威和完整的国家宝藏级文献。 原图纸本,横长1761.2厘米,纵高1311.5厘米,墨笔绘圆明园山形水系及各建筑组群,无建筑景名、题额,无年款<1>。图中建筑柱网平面、廊庑、墙垣、台基用界尺墨线绘出,山水轮廓与叠石、道路、水渠分别以曲线、墨点或渴笔皴擦表现,水面部分及土山略施淡彩。图纸左上方标注北苑墙长520丈,根据制图比例折算,知此图是以图上一分表示实际一丈的1:1000的地盘画样<1>。图上多处粘贴、涂改,彩墨渗渍,陈旧斑驳,仿佛历史岁月留下的斑斑印迹。右下角钤有原中法大学收藏印,20世纪50年代收归故宫,此后一直庋藏于故宫图书馆[图一]。 圆明园创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四十八年蒙玄烨赐名,原本是皇四子胤禛的私邸。胤禛即位,将赐园扩展为皇家御苑,自雍正三年起园居听政,以后沿为惯例,遂使圆明园一跃而成为与紫禁城相比肩的政治文化中心。 雍正皇帝勤于政务,同时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除祭陵外极少离开京城,所居以圆明园为最久,对圆明园的经营也最上心、最到位。至十三年去世之时,圆明园已是一座结构无比精密、内容备极丰富的大型皇家山水离宫。正如乾隆御制《圆明园后记》所云:“……规模之宏敞,丘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高楼邃室之具备,亦可称观止,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洵为集锦式平地造园艺术的杰出典范。 乾隆九年(1744),圆明园的增补完善工程告一段落,实乃对于雍正朝圆明园的全面总结,弘历御制《圆明园四十景》诗、序,敕命唐岱、沈源合笔绘成《圆明园四十景》巨帙,成为圆明园、也是清代皇家造园史上具有象征意义的重要里程碑。乾隆十六年(1751)弘历初度南巡后,又在以圆明园为代表的北方皇家园林中兴起了写仿江南名园、名胜的新高潮,至乾隆五十年(1785)方告基本结束。故宫1704号圆明园全图反映的正是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圆明园本部的盛况,它全面记录了乾隆四十四年(1779)处于巅峰时期的“万园之园”的全貌,具载一代名园跨越近一个世纪之久的演变历程,称之为圆明园建园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或许并无过分。 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之役,雷氏家族贮存于海淀故宅的早期档案图纸、烫样毁于一旦。就目前传世图档来看,大都为道光、咸丰年间的改建工程底稿,嘉庆旧图已然鲜见,乾隆原图则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故宫图书馆的这张有确切纪年可考的乾隆朝圆明园全图能够得以保存至今,实在堪称奇迹。该图弥补了圆明园研究史上的诸多空白,使种种悬而未决的问题据以澄清,其在学术和文物方面的双重价值与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 绘制的基本过程是作为“目前最根本的”,其符合清代不同时期、不同的时间、空间和空间的高度重视 鉴定1704号圆明园全图的上限与下限,即初始绘制时间和后期重复使用的不同时间段,需要对原始图底、粘贴图层、白粉覆盖处分别对待。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对底层图纸纪年的准确判定。 圆明园作为清代皇权的象征和五朝皇帝最重要的离宫,随世代的移易和园主人的更迭,许多园景建筑也都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纵观流传至今的样式雷档案,凡有详尽平面图像的景点、景区,大都涉及后代的重修或改建方案,除去少部分“准底”——即标准图纸的副本之外,绝大多数均为设计草图或测绘底稿<1>。其上标注的地名文字、尺寸数据虽失之潦草,却往往透露出前者不具备的工程细节或历史信息,补阙拾遗,重要性丝毫不逊于前者。1704号圆明园全图正是这样一幅曾被样式雷家族反复使用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珍贵稿本。 故宫1704号圆明园全图是一幅“百衲衣”式的乾隆朝老档,其中粘贴、涂改近百处,一些著名景点均呈现两层图纸重叠的现象——表层为修改图,底层为原图,两层图纸之间清晰显现出改建前后山水、建筑轮廓的差异。传世样式雷图档中,这类图纸不在少数。清宫样式房设计师为减少制图工作量在前代图纸上修改,或是将等比例、等大小的改建方案覆盖在原图相应位置上的情况十分习见,此乃手工制图时代绘图人为节省时间精力,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而惯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工作方法,无意中保存了许多原始资料。只要使用科学方法,将涂改、粘贴部分还原,即能得到旧有的图像信息。通过对1704号全图各修改图层内容的甄别,可知该图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更替,其全面性、完整性与复杂性在目前所见同类图纸中独一无二。 根据修改方案势必出现于成图之后的常理,判定1704全图初始年代的第一步可以采用“揭裱法”与“还原法”——亦即使用电脑技术处理,将各个时期的修改图层全部删去,同时恢复白粉覆盖处的底稿,使乾隆朝的原始平面得以显现。 清代御苑的创建、改建工程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