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毒的解救药物演示.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优选)常见中毒的解救药物 当前第1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六\5点 毒物与非毒物之间并无截然分明的界限, “世界上没有无毒的物质,只有无毒的使用方法”。 毒物: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生物体后,能与生物体之间发生物理、化学作用并导致生物体器官组织功能和(或)形态结构损害性变化的化学物。 当前第2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六\5点 中毒:机体过量或大量接触毒物,引发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代谢障碍而发生疾病或死亡。 中毒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多呈剂量-效应关系。 当前第3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六\5点 解毒药是一类能直接对抗毒物或解除毒物对机体毒性作用的药物。 根据其作用特点,分为两类 非特异性解毒药-一般救治药物 特异性解毒药-特效药 在临床中毒未确定毒物种类、性质之前,先采取一般处理措施和使用非特异性解毒药, 一旦查明毒物,就应及时使用特异性解毒药。 当前第4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六\5点 又称一般解毒药,其解毒范围广,但作用无特异性,解毒效果较低,仅在毒物产生毒性作用之前,通过破坏毒物、促进毒物排除、稀释毒物浓度、保护胃肠黏膜、阻止毒物吸收等方式,保护机体免遭毒物的进一步损害。 当前第5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六\5点 又称特效解毒药,可特异性地对抗或阻断某些毒物中毒效应的解毒药,其作用具有高度专属性,解毒效果好。 当前第6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六\5点 亚硝酸盐中毒来源 食用变质的白菜、萝卜等,这些烂菜中的硝酸盐在适当的温度、湿度和酸碱度条件下,经细菌和酶的作用转化为亚硝酸盐; 大量食用含有亚硝酸盐的腌渍品; 食用工业用假盐 硝酸铵 (钾)等化肥 当前第7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六\5点 亚硝酸盐将血液中正常的亚铁血红蛋白(Hb)氧化为三价铁的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失去携氧能力。 亚硝酸盐可扩张血管,导致外周循环衰竭,血压下降。 中毒表现:血液呈暗褐色或酱油色,黏膜发绀,呼吸加快、心跳加速、流涎、呕吐、运动失调,严重者呼吸困难、痉挛、昏迷、窒息死亡,凝固时间延长。 当前第8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六\5点 亚甲蓝、硫代硫酸钠、维生素C等 具有还原作用,可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低铁血红蛋白,恢复其携氧的功能。 当前第9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六\5点 当低浓度亚甲蓝为还原剂,体内6-磷酸-葡萄糖脱氢过程中氢离子传递给亚甲蓝,使其转变为还原型白色亚甲蓝 ;白色亚甲蓝又将氢离子传递给带Fe3+的高铁血红蛋白,使其还原为带Fe2+的正常血红蛋白,与之同时白色亚甲蓝又被氧化成亚甲蓝。 亚甲蓝作为中间电子传递体,促进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亚铁血红蛋白,并使血红蛋白重新恢复携氧的功能 。 当前第10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六\5点 当使用剂量达到5~l0mg/kg时(大剂量),血中形成高浓度的亚甲蓝不能全部转变为还原型亚甲蓝,呈现氧化型,则可使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而高铁血红蛋白对氰离子具有极强的亲和力。 利用高浓度亚甲蓝的氧化作用,则可用于解救氰化物中毒,其原理与亚硝酸钠相同,但作用不如亚硝酸钠强。 当前第11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六\5点 亚甲蓝注射液刺激性大,只宜静注,禁忌皮下或肌内注射 (可引起组织坏死)。 由于亚甲蓝溶液与许多药物、强碱性溶液、氧化剂、还原剂、碘化物配伍禁忌,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注射。 临床上静注小剂量 (1~2mg/kg)解救亚硝酸盐中毒和高铁血红蛋白症。 临床上静注大剂量 (2.5~10 mg/kg)解救氰化物中毒。 当前第12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六\5点 酒精中毒表现:兴奋、共济失调、延脑麻痹 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药,可迅速逆转酒精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和昏迷,拮抗呼吸抑制,促使病人苏醒。 兴奋延脑心血管运动中枢,心输出量增加、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具有抗休克作用。 解救严重急性酒精中毒,兴奋呼吸、促醒和抗休克。 皮下、肌肉或静注:成人0.4~0.8mg/次,必要时隔2~3min重复一次。用药后1~2min即可解除呼吸抑制作用,作用维持1-4h。 当前第13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六\5点 毒蛇:主要是眼镜蛇科、海蛇科、蝰蛇科和响尾蛇科。 蛇毒表现:毒腺分泌的毒液经过刺入的毒齿管进入人体,然后随淋巴、血液循环逐渐扩散至全身,引起局部损伤、神经系统、血液和循环系统毒性。 当前第14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六\5点 解救措施 结扎咬伤处,冲洗伤口加快毒素排出。 立即应用对应的抗蛇毒血清 强心、利尿、止血、抗溶血等对症支持治疗。 当前第15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六\5点 常见农药中毒的特异性解毒药 有机磷 中毒 中毒 有机氟中毒 当

文档评论(0)

hejiaman29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