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夏季风北部边缘带变化及中高纬度行星波对其影响.pdf

亚洲夏季风北部边缘带变化及中高纬度行星波对其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77 卷第5 期 地 理 学 报 Vol.77, No.5 2022 年5 月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May, 2022 亚洲夏季风北部边缘带变化及中高纬度 行星波对其影响 1, 2, 3 2 谭政华 ,巩远发 (1.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沈阳 110166;2.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成都610225 ; 3. 辽宁省气象台,沈阳 110166) 摘要:本文使用1961—2016 年NCEP 1再分析资料和GPCC 全球降水分析资料,确定了亚洲夏 季风北部边缘带的空间范围,分析了季风边缘带的南北边界位置、降水、面积的相互关系和年 代/际变化特征,讨论了造成季风边缘带夏季降水异常的影响因子。主要结论如下:亚洲夏季风 北部边缘带平均位置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经黄土高原和中国东北地区向亚洲东岸延伸的带状区 域上,根据下垫面性质、区域生态环境和气候特征,将季风北边缘带划分为青藏高原区(85° E~ 105°E)、黄土高原区(105°E~115°E)和中国东北区(115°E~135°E)3 段,季风边缘带降水的年 际变化与其南边界位置有显著的正相关,青藏高原季风边缘带面积变化与其南界位置显著负 相关,黄土高原季风边缘带和东北季风边缘带面积与北边界位置显著正相关,且3 段季风边缘 带的位置、面积、降水均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季风边缘带夏季降水偏少与欧亚中 高纬对流层上层自西向东传播的欧亚(EU )遥相关波列密切相关,季风边缘带夏季降水偏少时 期,亚洲低纬度地区对流活动偏弱、非洲东岸近赤道地区200 hPa 异常辐合可能造成索马里急 流和亚洲夏季风强度整体偏弱,200 hPa 亚洲急流强度弱且位置偏北,500 hPa 中国北方受西风 带异常高压控制,东亚夏季风降水主要集中在中国南方地区,季风边缘带夏季降水异常偏少。 季风边缘带夏季降水偏多与欧亚中高纬对流层上层沿亚洲急流向东传播的丝绸之路(SRP)波 列密切相关,200 hPa 、500 hPa 环流形势与季风边缘带夏季降水偏少时期基本相反,东亚夏季风 降水空间分布呈北多南少特征,季风边缘带夏季降水异常偏多。 关键词:亚洲季风;北部边缘带;变化特征;影响因子 DOI: 10.11821/dlxb202205006 1 引言 [1-2] 亚洲季风区是著名的季风气候区之一 ,亚洲夏季风强度和推进过程的年际、年代 [3] 际变化决定了中国大陆的降水格局和旱涝分布 。20 世纪至今,人们对季风现象的研究 [4-9] 从区域季风拓展到全球季风 (Global Monsoon Regions )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他 们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采用多种指标给出了全球范围内各个典型季风系统的影响范 [10-12] 围。季风影响的边界区作为与全球季风密切相关的区域之一 ,其边缘带的变化和影响 问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收稿日期:2021-02-03; 修订日期:2022-04-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U20A2097);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和东北冷涡研究重点开放 实验室联合开放基金项目(2020SYIAE10) [Foundation: National

文档评论(0)

177****96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