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不安全行为根源分析.ppt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致事故的心理因素分析 人的行为与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探讨事故形成和发生的过程中,导致人失误的心理过程和影响作用规律,对于控制和防止失误有着重要的意义。这部分主要探讨人的心理因素与事故的关系、致因的机理、作用的方式和测定的技术等。 挫折、态度、群体与安全行为 研究挫折特殊心理条件下人的安全行为规律;态度心理特征对安全行为的影响;群体行为与领导行为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和应用。 劳动过程中安全意识的规律 安全意识是良好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是作用人的行为要素之一。这部分内容研究劳动过程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情绪等对人的安全意识的作用和影响规律,从而达到强化安全意识之目的。 开 篇 语 注意在安全中的作用 探讨人的注意力的规律,即注意的分类、功能、表现形式、属性,以及在生产操作、安全教育、安全监督中的应用。 安全行为的激励 应用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即X-理论、Y-理论、权变理论、双因素理论、强化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来激励工人个体、企业群体和生产领导的安全行为。 开 篇 语 我们从个人的行为和心理分析出发,直至公司组织的行为、团队的文化和整体的表现,及反过来对个人的影响,全面剖析造成安全事故或“错误”的根源,从人的行为激励与的行为控制两方面采取措施避免不安全行为,并由此提出消除、保护、防御、减轻后果等具体而科学的方法。 开 篇 语 人的不安全行为根源分析 易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主要人群 不安全行为发生的主观原因 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客观原因 1 2 3 人的执行能力差分析 人的错误行为分析 人的非理智行为分析 4 5 6 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原因较为复杂,综合对不安全行为分析,有诸多因素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其中有个体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客观因素,以及管理因素等。根据员工日常作业中的行为表现,对不安全行为原因分析如下: 人的不安全行为根源分析 新入企员工; 劳务工; 工龄长的老员工; 培训、学习不到位的员工; 作业流动性大的员工; 固定岗位点、单岗作业人员; 情绪低落、心不在焉的员工; 外委施工人员等。 1、易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主要人群 新入企员工对安全作业的概念模糊,不知道怎么做安全、怎么做不安全。 个别员工文化程度低,从事一些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时,对此项工作理解不够透彻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 许多工龄较长的老员工,从事工作时间较长且未发生过安全事故,思想比较麻痹,总认为自己一直这么干也没有发生事故,久而久之养成习惯性的不安全行为。 个人不能认真参与安全培训、学习,风险意识淡薄,对不安全行为可能会导致的后果认识不足,在具体的作业中随意发生不安全行为。 2、不安全行为发生的主观原因 图省事、怕麻烦,侥幸心里作怪。偶尔的一次不安全行为估计也不会发生事故的心理而发生不安全行为。 作业过程中思想开小差,心思没有用在工作上,导致作业程序不规范,发生不 安全行为,甚至造成事故。 作业流动性大的员工,由于违章隐蔽、查处难等实际情况,发生不安全行为。 单岗作业人员主观安全意识松懈,睡岗、脱岗类不安全行为时有发生。 外委施工人员素质低,流动性大,应付、凑乎的思想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 2、不安全行为发生的主观原因 由于总考虑要完成生产任务才有效益,造成重生产违章指挥,赶产量、进度违章作业,特别在设备抢修过程中极易发生各类不安全行为。 作业环境(条件)较差、设备不完好、安全设施不齐全等因素形成了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客观条件。 单位培训不到位,员工技能和安全意识得不到有效提高,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单位安全管理机制存在缺陷,形成了不能全员参与治理不安全行为的被动局面。 3、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客观原因 作业场所点多面广,各级管理人员客观上存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 对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没有对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进行认真的分析梳理,并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对不安全行为治理的方法和手段简单、粗暴,导致员工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根治。 班前会组织得不好,员工对作业场所情况了解不够,对相关要求掌握不到位,上岗后容易产生不安全行为。 缺乏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增大了员工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可能性。 3、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客观原因 设备突发故障抢修时。由于忙于完成抢修任务,而发生各类不安全行为。 中夜班特别凌晨是作业人员精神状态最为不佳的时段,也是单位检查、管控最 不力的时段,最容易发生各类不安全行为。 节假日容易出现疲劳上岗,不安全行为随之产生。 检查的管理人员刚离开,作业人员认为检查人员刚走不会再来,违章行为伴之而来。 岁末月底由于忙于完成生产任务,而发生各类不安全行为。 4、容易发生不安全行为的时间

文档评论(0)

thanking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