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模拟题61带答案及解析.docx

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模拟题61带答案及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执业医师模拟题61 中医执业医师模拟题61 A1型题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阴阳不相维系,引起A.阳虚则寒,阴虚则热B.阳胜则热,阴胜则寒C.阴盛格阳,阳盛格阴D.阴损及阳,阳损及阴E.阴虚则阳亢,阳虚则阴盛 C [解析] 阴阳格拒是指阴或阳的任何一方偏盛至极,壅遏于内,将对方格拒排斥于外,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出现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的病理变化,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个方面。 [命题规律] 考查“病机”。必须掌握。 2. 《内经》指出,对大小便不利应采用的治疗方法是A.治标B.治本C.先治本后治标D.标本兼治E.反治 A [解析] 考查“防治原则”。重点掌握。 3. 阴盛格阳引起的证候是A.假寒证B.假热证C.实热证D.实寒证E.寒热错杂证 B [解析] 考查“病机”。重点掌握。 4. 气滞血瘀多与哪一脏的功能失调有关A.肝B.心C.肺D.脾E.肾 A [解析] 肝主疏泄而藏血,肝的疏泄功能在气机的调节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而气滞血瘀多与肝的生理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命题规律] 考查“病机”。一般掌握。 5. 劳神过度,临床多见症状是A.气少力衰,神疲消瘦B.腰酸腿软,精神萎靡C.心悸、失眠、纳呆、腹胀、便溏D.动则心悸,气喘汗出E.以上均非 C [解析] 劳神过度是指较长时间的脑力劳动太过。由于脾在志为思,而心主血藏神,所以劳神过度,可耗伤心血,损伤脾气,引起心脾两虚,出现心神失养的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及脾不健运的纳呆、乏力、腹胀、便溏等症。 [命题规律] 考查“病因”。重点掌握。 6. 反治法指A.逆着疾病的本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B.顺从疾病的本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C.逆着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D.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E.反常的治疗方法 D [解析] 反治法指的是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命题规律] 考查“防治原则”。重点掌握。 7. “寒从中生”的主要机理为A.胸阳不振,阴寒内盛B.肺气不足,寒饮内停C.恣食生冷,寒伤中阳D.脾肾阳气不足,阴寒内盛E.痰湿内阻,从阴化寒 D [解析] 寒从中生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的病理变化。寒从中生与脾肾阳虚不足有关。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脾阳能达于肌肉四肢。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根,能温煦全身脏腑组织。故脾肾阳气虚衰,则温煦失职;最易表现虚寒之象,而尤以肾阳虚衰为关键。 [命题规律] 考查“病机”。必须掌握。 8. 湿邪致病缠绵难愈的主要原因为A.湿邪损伤阳气,阳气受损,病难速愈B.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病难速愈C.湿性黏滞,不易祛除,病难速愈D.湿性重浊,留滞于体内,病难速愈E.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病难速愈 C [解析] 湿性黏滞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如湿痹、湿疹、湿温等。 [命题规律] 考查“病因”。重点掌握。 9. 《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辛”,可致A.皮槁而毛拔B.脉凝泣而变色C.筋急而爪枯D.肉胝皱而唇揭E.骨痛而发落 C [解析]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命题规律] 考查“病因”。必须掌握。 [错误陷阱] 《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10. 先安未受邪气之地为A.急则治标B.治病求本C.未病先防D.既病防变E.因时制宜 D [解析] 先安未受邪气之地属于既病防变的措施之一。疾病的传变有一定规律可循,掌握了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及时而适当地采取防治措施,就能有效地阻止病邪的传变,控制病情的发展,以利于疾病的痊愈。《临证指南医案》提出的“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就是既病防变思想的具体体现。 [命题规律] 考查“防治原则”。必须掌握。 11. 寒因寒用适用于A.表热里寒证B.真寒假热证C.真热假寒证D.寒热错杂证E.表寒里热证 C [解析] 寒因寒用又称以寒治寒,是指用寒凉药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疾病。适用于真热假寒证(阳盛格阴)。 [命题规律] 考查“防治原则”。重点掌握。

文档评论(0)

156****6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业教育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