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单元 10《阿长与〈山海经〉》课时1.pptx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单元 10《阿长与〈山海经〉》课时1.ppt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作者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他童年时期难忘的生活:百草园令人难忘的乐园、三味书屋枯燥的读书生活、阿长讲的美女蛇故事。阿长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呢?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和长妈妈有关的文章——《阿长与〈山海经〉》。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0 阿长与《山海经》第1课时 学习目标01必备知识02必记字词03初读课文04精读课文05 CONTENTS 教学目录 1.了解作者作品,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习本文用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详略得当的写法。3.理解阿长的形象,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与尊敬之情。学习目标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必备知识走近作者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作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晚年时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 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上。1928年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我们借此可以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本文是其中的第二篇,回忆了作者儿时与家里的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必备知识创作背景 《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必备知识文学常识 憎恶( )烦琐( )胸脯( )疮疤( )诘问( )哀悼( ) 书斋( )震悚( )霹雳( )粗拙( )孤孀( )惧惮( )掳去( )必记字词字音字形zēngpúchuāngjiédàozhāi zhuōlǔsǒngshuāngsuǒ pī lìdàn ( tiē )妥帖( tiě )请帖( tiè )字帖帖( shé )折本( zhē )折腾( zhé )折断( mú)模样( mó)模范折模背( bèi)背地里( bēi )背包 惮(dàn)惧惮殚(dān)殚精竭虑辫(biàn)辫子辨(biàn )辨别辩(biàn)辩论宵(xiāo)元宵霄(xiāo)云霄趟(tàng)一趟淌(tǎng )流淌倘(tǎng)倘若 憎恶:憎恨;厌恶。絮说:絮絮叨叨地说。烦琐:繁杂琐碎。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诘问:追问;责问。词义理解必记字词更多字词详见《教材帮》 自主学习1.划分文章层次。2.勾画体现作者对阿长情感变化的语句。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初读课文认真阅读课文,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探究研读时解决。 第二部分(3-18):第三部分(19-31):介绍阿长的身份、大家对她的称呼和称呼的由来。主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围绕“我”的感受记叙阿长的言行。记叙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前后经过,抒发“我”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之情。第一部分(1-2):划分层次初读课文 ①题目明确了本文的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②全文近半部分内容始终未涉及题目中的《山海经》,引发读者更大好奇,吸引读者一读到底。自主探究初读课文1.如何理解题目《阿长与山海经》? ③“阿长”是俗人俗称,与典雅的先秦古籍《山海经》相连,一俗一雅的矛盾组合,产生了奇妙的幽默意味,引发读者的好奇和阅读兴趣。 2.文章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①喜欢“切切察察”;②对“我”过分看管;③摆成“大”字的睡相;——详写 ④“元旦的古怪仪式”;——详写⑤给“我”灌输各种礼仪禁忌;⑥讲长毛的故事;——详写 ⑦谋害“我”的隐鼠;⑧为“我”买《山海经》——重点详写 原因:略写的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长妈妈的敬意,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是文章的动情点,成为作者情思的触发点,同时构成文章内容的高潮。这样写,重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文章开篇就介绍“阿长”这个称呼的由来,有何用意?开篇介绍“长妈妈”这个称呼的由来,是在告诉读者“长妈妈”是一个不被重视

文档评论(0)

1、各种学习体会和心得体会编写 2、汽车类知识课件编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