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流水地貌(1)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pptx

2.1流水地貌(1)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流水地貌 (第一课时)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地理组:韩旭 1.运用视频、图像,识别流水地貌的类型。(地理实践力)2.通过图文资料,描述几种常见的流水侵蚀地貌与流水堆积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3.结合不同景观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几种常见流水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综合思维)学习目标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衔远山,吞长江,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实验目的:理解流水作用对地貌的塑造。实验用品:装有沙土的容器、水壶、标志物实验步骤:1.将泥土对方塑形,呈小山状。2.将标志物插在土堆上部和弯曲河道两侧的沙土中。3.学生合作实验,一人用水壶向土堆顶部略高处倒水,另一人观察并拍摄记录。4.仔细观察河道形态变化,记录试验单。实验探究 观测点现象结论1.源头2.源头附近3.下游4.弯曲河道5.河口实验记录单实验前实验后源头处小旗倒了,溯源侵蚀,使河道向源头延长源头附近的河道变深了下蚀作用,使河道加深下游河道变宽了侧蚀作用,使河道变宽河道弯曲处,一侧小旗倒了,另一侧未倒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口处呈扇形,颗粒物由大到小堆积作用 第一站长江上游虎跳峡1.说出视频中地貌名称2.描述地貌特征 第二站长江中游1.说出视频中地貌名称2.描述地貌特征 第三站长江入海口1.说出视频中地貌名称2.描述地貌特征 阶地由河水下蚀以及地壳垂直运动形成。特点: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肥沃。 河漫滩泥沙堆积形成特点:枯水期露出,洪水期淹没 曲流和牛轭湖裁弯取直现象:平原地区蜿蜒曲折的河流,受到河岸的限制较少,可以侧向自由发展。当河床弯曲愈来愈大时,河流的上下河段愈来愈接近,曲流呈“Ω”形,出现狭窄的曲流颈。洪水期,曲流颈可能被冲开,河流不经过曲流而直接进入下一河段,这种现象称为裁弯取直。裁弯取直后,弯曲河道被废弃,形如牛轭,称为牛轭湖。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江心洲冲积平原冲积扇 总结 随堂练习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下图(图1),完成1~2题。? 1.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正确的排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2.阶段③表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上升????????B.断裂下沉????????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 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4。 3.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4.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A B C D 河流形态万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自古至今描写河流的诗句数不胜数,图中绕旋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河流弯曲景象,称之为“蛇曲”。据此回答问题。 5.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 流水侵蚀 B. 断裂下陷 C. 流水堆积 D. 风沙堆积6.下列诗句中能体现河流堆积地貌的是( )A.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C.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业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