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考作文《方与圆》审题构思指导.docVIP

高考模考作文《方与圆》审题构思指导.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模考作文《方与圆》审题构思指导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倡导圆,圆者,周密也,智不圆,则纰漏百出;有人认同方,方者,规矩也,行不方,则无以立身。方圆之间蕴含着无穷智慧。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1.审读材料 第一步,先找准关键词。 材料分两个层次,第一层“书法用笔有方笔和圆笔之分。方笔即笔画起笔处和运笔中呈方形,如魏碑、唐楷中的欧体等可为典范,棱角分明而能给人刚毅正直之感。圆笔即笔画起笔处和运笔中呈圆形。如篆书、汉隶等可谓典范,圆润灵活而能给人通达圆融之感。” 解释书法用笔方式——方笔与圆笔的特点。 第二层“项穆则在《书法雅言》中说道:‘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确实如此,方笔与圆笔,处理和谐才是书法的妙境所在。” 引用项穆则在《书法雅言》的名言,最后总结书法需将方笔与圆笔,处理和谐,才能达到书法的妙境。 第二步,界定概念内涵。 方,材料直接的解说是“棱角分明”“刚毅正直”,也可以说是方正,是端庄,是规矩,是框架,是原则,是独立,是刚性。 圆,材料也给了明确解说:“圆润灵活”“通达圆融”。也可以说是圆润,是练达,是婉转,是变通,是顺应,是协调,是弹性。其它不无道理的解说还有:“方”是直道而行的气度,“圆”是适应社会的智慧,“方”是以不变应变,“圆”是以变应不变,“方”更侧重于做人之本,“圆”更倾向于处世之道。 “方与圆”是中国的传统哲学命题:天圆地方也是“天人合一”的一种注解,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天人合一”,讲究效法自然,推崇“天圆地方”原则,就是对这种宇宙观的一种特殊注解。圆,是中国道家通变、趋时的学问;方是中国儒家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圆方互容,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 “方与圆”是为人处世的标准:“方”既可以理解人品的方正,不同于流俗的君子风范,但“方”也可能是不知变通、格格不入;“圆”,意味着圆熟、机变、灵活,但也可能演变为没有原则,老奸巨猾。没有方,圆流于圆滑,没有圆佐,方亦易失于刚直。太“方”则不柔,太“圆”则无刚;太“圆”会失去原则,太“方”会超越标准。 第三步,明确写作要求。 以上材料对我们当代青年无论是做人还是处世都具有启示意义。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审完材料,立意一定需要拓展到现实社会人生。题目中要求“感悟与思考”,感悟可“悟古”,思考要“及今”。 【佳作展示1】 笔锋中立定精神,方圆里决定生活 翰墨纸砚,当你双指轻扣住细杆的刹那,提笔即文章。或是棱角分明的方笔,刚毅正直;或是圆润灵活的圆笔,通达圆融。笔锋方圆,不仅是美学要义,又何尝不是青少年为人处事的生活准则? 人们生于太平盛世,远于枪林弹雨,这一代年轻人,也正以同样和谐与温柔回馈着这个世界。我们看到夕阳下坚守与流浪猫一起的“红帽子”;我们看到冰演上不同肤色的选手扶起摔倒的“冰墩墩”;看养老院年轻的他们俯下的膝盖……“圆”,是收起偏见之刺,自私之芒,是当世界需要你之时,给他们“最大面积”的拥抱——让畏葸者不迷茫,让深冬不寒冷。 向历史更深处漫溯,“圆”之和谐早已是千百年的追求。2500年前,终南山楼观上那一盏暗淡的青灯,必将成为照亮人类历史的不灭火光。伴随着那飘忽不定的雾气,思想者庄子写下“万物于我齐一”。超越时代的智慧,天下本同一体,自然与人必应和谐。 但是,天下太平之时成长的青年,真的不再需要“锋芒”了吗?不再需要“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不再需要用捍卫正义的决绝了吗?绝对要! 方笔之锋,在于棱角,是保留我之剑胆琴心,是誓为挑战不破不还。棱角是武装自己,也是挑战他人,是矛,也是盾,是孤注一掷的少年意气,也是扼住命运喉咙的大义凛然。在变局的2022年,不会忘记谷爱凌的霸气回怼,用1620的潇洒弧线回击,不会忘记16岁小将噙泪跑完山地跑全程,咬牙的青春态度……他们有锋芒,也闪光芒。 方圆兼备,是古老中国“中和”思想的艺术外现,对当下成长作为的青年也大有禆益。以“圆”之和谐、温暖、灵活、融通,去传播温暖,以“方”以锋芒、刚正,去革新挑战,维持正义。 望向窗外,水波温柔,太阳热烈。在这个世界,需要热爱它,温暖的年轻的“圆”心;有时,黑夜也需要呐喊,使那些勇者不惮于前驱,因为世上还有青年的“方”刚。方圆相济,和境常在,日月增辉! 【佳作展示2】 “圆”头活水来?“方”正花自开 《旧唐书》中所言:“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强调了智要“圆”,行要“方”。诸君且看,智之严谨,正如圆之国密,经得起打磨;行为规矩,正如方之正直,筑立身之基。做人既要有圆的周密,也要有方的正直,才能让智慧活水来,立身花自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