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教案3篇.docx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教案3篇.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教案3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教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教案2 宋涛、陈丹、赵小艺在一起画画。他们在洁白的纸上画了房子、太阳、大树,陈丹还在树上画了几只小鸟。 宋涛:“谁能画风?” 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只见他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漂浮着。 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 陈丹说“我也会画风了。”说着,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赵小艺笑着说:“我还能画!”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呼呼地转。 三个小朋友正说着,画着,忽然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好象都在动。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教案3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绘画纸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儿有一则谜语,动脑筋想一想,猜猜它是谁? 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板书:风) 2.有时我们能听到它,有时我们能感受到它,那能不能把它画出来呢?(板书:画) 全班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究,整体感知。 1. 在上节课中,我们认识了三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今天呀,他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想认识一下他们吗?(出示课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宋涛、陈丹、赵小艺)(注意相机引导孩子打招呼的语气和礼貌) 2.小朋友,请打开书,轻声读读这个故事,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是送给爱动脑筋的小朋友的,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巡视)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在________。(相机指导概括全文大意的方法,引出画风) 3.好,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一找他们三个分别都画了什么?(教师巡视) 4.找完了吗,都找对了吗,你们的表情告诉老师你们是非常自信的,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呀? (课件:连线,整体感知课文) 三、在读中领悟文本。 1.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我们大家一起到书中寻找答案吧!请小朋友默读第二至第八自然段,在书中画出来,然后再轻声读一读。(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2.老师呀,也把这三位小朋友的画请到了大屏幕上,看看你能不能配上课文里的话,读出风的感觉呢? (1)课件随机出示赵小艺的画 生读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听出来了吗,她的风藏在了旗子里,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让我们感觉到有风在飘动呢?(点读)板书 谁还能让旗子飘到你的句子里。(再读) (2)课件随机出示赵小艺的第二幅画 生读 过渡语:哦,我听到了,她又把风装在了风车里,风车被她读得已经呼呼转了,奖励你再读一遍给大家听。(生再读)板书 (3)课件随机出示陈丹的画。 生读 提问:谁来告诉老师,小丹把风又送给了谁?(相机知道朗读语气) 就让我们把体会送进这段话来读一读。(再读)板书 (4)课件出示随机赵小艺的画。 生读。 过渡语: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吗,风又钻进了雨丝里,雨丝被风吹斜了。老师也想读,你们想听吗?(师范读)板书 四、回归整体,再次感知课文,提升情感。 1.过渡语:同学们可读得真认真呀,老师把你们的发现藏在了一首小诗里,自由得朗读一遍吧。(生自读自悟,回归整体) 风来了,风把旗子吹起了,风藏在飘着的旗子里。 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转动的风车里。 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 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 2.老师读课文里的句子,同学们找诗里的句子读,再次感受。 3.这个故事读完了,同学们还想不想换一种方式再读一读呀?(引导学生,在人物很多的情况下,可以用分角色的方法朗读课文) 生读,其他学生做简单评价。

文档评论(0)

173****71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