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呕吐.ppt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 医 内 科 学呕 吐1PPT课件第1页 概念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一种病证有物有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呕神经性呕吐、急性胃炎、胃痉挛、胆囊炎、胰腺炎肠梗阻、尿毒症、颅高压、心衰2PPT课件第2页 历史沿革——秦汉时期《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 故痛而呕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皆属于热” “少阳之胜,热客于胃,呕酸善饥” “燥湿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3PPT课件第3页 历史沿革——秦汉时期《金匮要略》 大半夏汤,小半夏汤,生姜半夏汤,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吴茱萸汤《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4PPT课件第4页 历史沿革——隋唐时期《诸病源侯论·呕吐候》 “呕吐之病者,由脾胃有邪,谷气不治所为也,胃受邪,气逆则呕”《备急千金要方·呕吐哕逆》“凡呕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5PPT课件第5页 历史沿革——金元时期朱丹溪刘元素6PPT课件第6页 历史沿革——明清时期《寿世保元·呕吐》 “有外感寒邪者,有内伤饮食者,有气逆者,三者皆从藿香正气散加减治之,有胃热者,清胃保中汤,有胃寒者,附子理中汤;有呕哕痰涎者,加减二陈汤;有水寒停胃者,茯苓半夏汤;有久病胃虚者,比和饮。医者宜审而治之也”7PPT课件第7页 病因病机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不调禀赋不足胃失和降胃气上逆8PPT课件第8页 病因——外邪犯胃胃失和降外感六淫秽浊之气寒邪9PPT课件第9页 病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多食生冷辛辣肥甘不洁食滞不化胃气不降10PPT课件第10页 病因——情志失调肝气犯胃恼怒伤肝肝失疏泄食停难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食随气逆脾胃素虚气恼逆食11PPT课件第11页 病因——病后体虚脾胃虚弱耗伤中气胃虚不受水谷脾虚不化精微食滞胃中病后虚弱12PPT课件第12页 病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实证外邪、食滞、痰饮肝郁胃气痞满,升降失调虚证脾胃气阴亏虚运化失常不能和降13PPT课件第13页 病机胃肝脾肾14PPT课件第14页 诊断初起呕吐量多,吐出物多有酸腐气味,久病呕吐,时作时止,吐出物不多,酸臭气味不甚新病邪实,呕吐屡屡,常伴有恶寒、发热、脉实有力。久病正虚,呕吐无力,常伴精神萎靡,倦怠,面色萎黄,脉弱无力等症。常有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恼怒气郁,久病不愈病史15PPT课件第15页 病证鉴别呕吐与反胃 病机相同,反胃是脾胃虚寒,胃中无火,食物 难以腐熟,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呕吐有虚实呕吐与噎膈 16PPT课件第16页 病证鉴别酸腐量多气味难闻饮食停滞食积内腐呕吐苦水黄水胆热犯胃胃失和降呕吐酸水绿水肝热犯胃胃气上逆呕吐物鉴别 呕吐痰浊涎沫痰饮中阻气逆犯胃呕吐清水量少胃气亏虚运化失职17PPT课件第17页 辨证论治辨证重点 辨病虚实 《景岳全书·呕吐》“呕吐一证,最当详辨虚实”18PPT课件第18页 辨证论治治疗标准 和胃降逆 解表、消食、化痰、解郁 健运脾胃、益气养阴19PPT课件第19页 证治分类实证1.外邪犯胃证 症状: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胸脘满闷证机概要:外邪犯胃,中焦气滞,浊气上逆治法:疏邪解表,化浊和中代表方:藿香正气散加减20PPT课件第20页 证治分类实证2.食滞内停证 症状: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证机概要:食积内停,气机受阻,浊气上逆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代表方:保和丸加减21PPT课件第21页 证治分类实证3.痰饮内阻证 症状:呕吐清水痰涎,头眩心悸,舌白腻,脉滑证机概要:痰饮内停,中阳不振,胃气上逆治法:温中化饮,和胃降逆代表方: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22PPT课件第22页 证治分类实证4.肝气犯胃证 症状:呕吐,嗳气,胸胁胀痛证机概要:肝气不疏,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代表方:四七汤加减23PPT课件第23页 证治分类虚证1.脾胃气虚证 症状:食欲不振,食入难化,脉虚证机概要:脾胃气虚,运化无力,胃虚气逆治法:健脾益气,和胃降逆代表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24PPT课件第24页 证治分类虚证2.脾胃阳虚证 症状:食多即吐,恶寒喜温,肢冷便溏证机概要:脾胃虚寒,运化渎职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代表方:理中汤加减25PPT课件第25页 证治分类虚证3.胃阴不足证 症状:干呕,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证机概要:胃阴不足,胃失濡润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代表方:麦门冬汤加减26PPT课件第26页 预防调护起居有常,生活有节,避风寒暑湿秽浊之气避免精神刺激饮食调理少许频服27PPT课件第27页 小结胃失和降,气逆于上病证辨证关键在虚实治疗:和胃降逆为标准28PPT课件第28页 临证备要半夏(生半夏)、生姜止呕主药大黄甘草汤——食入即吐针灸治疗呕吐日久应补液辨明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9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