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天才其实就是可以持之以恒的人。勤能 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奋一直都是学习通向成功的最好捷径。下面是小编给大 家整理的一些四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知识点 1.直线、射线、角 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线,直线无端点。 射线:能像一个方向延伸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 线段:不能延伸的线,线段有两个端点。 角: 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2.直线、射线与线段的联系和区别 1)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2)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3)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3.角的特征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4.角的大小比较: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符号“°”,把半圆平分成 180 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 小是 l 度。记做 1°,角大小的测量借助量角器 四年级上册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知识点 1、已经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公顷、 平方千米(km2)。 2、(1)边长是 1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厘米。 (2)边长是 1 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分米。 (3)边长是 1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米。 (4)边长是 100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公顷。1 公顷 =10000 平方米 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 例如:鸟巢的占地面积约 1 公顷。400 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约是 1 公顷。 (5)边长是 1000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千米。 1 平方千米=100 公顷 =1000000 平方米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 960 万平方千米。 3、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1)首先要记住它们之间的进率: 1 平方千米=100 公顷 =1000000 平方米 1 公顷 =10000 平方米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1 平方米=10000 平方厘米 (2)换算方法: ○1 把高级单位化为低级单位,要用乘法计算,只要用高级单位前面的数去乘这两个 单位之间的进率。(即高化低,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移几位,看进率。) ○2 把低级单位聚成高低级单位,要用除法计算,只要用低级单位前面的数去除以这 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即低化高,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移几位,看进率。) a、把公顷转化为平方米,只要在公顷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 4 个 0。 b、把平方米转化为公顷,只要在平方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去掉 4 个 0。 c、把平方千米转化为公顷,只要在平方千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 2 个 0。 d、把平方千米转化为平方米,只要在平方千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 6 个 0。 e、把平方米转化为平方千米,只要在平方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去掉 6 个 0。 4、填写面积单位的规律: (1)国土面积、省份(含直辖市)面积、省会城市面积、州(市)面积、县、乡镇面积、村 委会、村庄面积、一般要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2)公园、院(校)园、体育场(馆)等,一般要用“公顷”作单位。 (3)房屋(建筑)面积、教室面积、校园绿化面积等,一般要用“平方米”作单位。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一、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 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 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 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 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 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 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 ,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例如 , 在一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金领职业教育题库大全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