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练习题(学生版).docx

文学常识练习题(学生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文化常识 (2017原创)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芙蕖”“水芙蓉”是“莲”的别称;“玉兔”“婵娟”是“月”的别称。 B. 平民间的友谊称“布衣之交”;书法“二王”即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C. “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在清明时节人们有祭祖、扫墓和踏青的习俗。 D. 郎朗在27岁时就成了世界钢琴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那年他刚过而立之年。 (2017原创)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叶公好龙”“九牛二虎”“走马观花”中的动物都在十二生肖之列。 B. 古人对死有很多讳称,如: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C. 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分别对应的节气为:立秋、处暑、寒露、秋分、小寒、霜降。 D.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了解儒家思想最简明的读本。 3. (2017原创)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我国古代的许多词语具有特定的代称,如:“须眉”指男子,“社稷”指国家,“布衣”指平民,“汗青”指史册。 B. 中国古代在划分二十四节气时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能够反映农作物成熟的节气是小满、芒种。 C.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绘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D. 隶变是指汉字字形由小篆演变为隶书,这是汉字字形演变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2017原创)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古人记录时间有特定的法则。以一个月来说,每月的第一天称之为“朔”,最后一天称之为“晦”。 B. “三元及第”的提法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三元”指的是解元、会元和状元。 C.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 D.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 若你要写一篇《端午节简介》,可选用的词条有艾叶、粽子、龙舟、菊花等。 (2017原创)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我国京剧脸谱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黑色一般表示刚烈耿直。 B. 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而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画作。 C. 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D. 十二地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为“阴支”和“阳支”两种,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 (2017原创)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小夏向同学小华介绍自己刚上初一的弟弟妹妹时说:“这是舍弟、舍妹,以后请多多关照”。 B.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是除夕,小夏和家人在打扫干净的屋子里“吃年夜饭”“守岁”。 C. 老师提问:“《愚公移山》中的?始龀?指的是哪个年纪?”小夏回答:“七、八岁的年纪。” D. 小夏对小秋说:“会试是明清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 (2017原创)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在我国古代,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总角指童年,及笄指女子十五岁,束发指男子十五岁。 B. 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中的“三父子”是指苏洵、苏轼、苏辙。 C. 我国古代流传着许多与马有关的历史故事,例如王亥驯马、九方皋相马、赵高指鹿为马、田忌赛马等。 D. 生肖指的是鼠、牛、虎、猫、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 (2017原创)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指的是老人和小孩。 B. 我国古代出于礼貌和尊敬,为了避免直呼其名,往往以籍贯、官名、官地、排行等称呼对方。如称王安石为王临川,称杜甫为杜工部,称柳宗元为柳柳州,称张籍为张十八等。 C.《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其中的“十年春,齐师伐我”中的“十年”指的是“鲁庄公十年”,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 D. 二十四节气歌中“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的意思是说节气的日期在上半年是每月6号和21号,在下半年是每月8号和23号。 (2017原创)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春节是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乃一岁之首。又被称为元日、元旦、新春、新正等。 B. “唱”“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人间烟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爱自己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