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对“中国失眠防治指南”中医部分的学习心得.ppt

西医对“中国失眠防治指南”中医部分的学习心得.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 1.2.2失眠的防治现状 对于失眠的防治,目前国内尚未全面展开。睡眠是人的基本生理功能,因此在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时,容易出现失眠症状,严重者成为失眠疾病。 5-* 1.3 失眠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 失眠症有家族聚集性,但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失眠的起病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查找一个人的失眠相关因素时必须要考虑以下生物、心理社会因素。 5-* 1.3 失眠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沈杨) 1)健康与保健问题:如患躯体疾病,精神障碍、用治疗药,用成瘾药,医疗保健问题等 2)学习与教育问题:如考试差,升学、转学、失学问题等 3)职业与工作问题:如考查差、晋升失败、下岗、失业等 4)居住与住房问题:如买房、卖房、住房环境问题等 5)经济问题:如借贷问题、收入差等 6)行政或法律事件:如受处分、被拘留、监禁等 5-* 1.3 失眠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沈杨) 7)婚恋和家庭问题:如生儿育女、家人生老病死、家庭内争吵斗殴等; 8)社交和人际关系问题等; 9)社会支持问题:如保险问题等; 10)社会变故:如家庭外争吵斗殴、事故、被偷、遭抢、被攻击、受折磨、移民、战争、交通问题等; 11)文化相关问题:如宗教信仰问题、体育/气功/瑜伽/民间健身术问问题、民风民俗问题、迷信巫术等; 12)自然环境问题:如失火、灾害等。 5-* 1.3 失眠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沈杨) 某些很好的因素也会导致失眠,如学习与教育方面的好事情(如考试成绩好、升学等),职业与工作方面的好事情(如考查好、晋升、上岗、就业等),居住与住房方面的好事情、经济方面的好事情(如加工资、获大奖、中头彩等)、婚姻恋爱方面的喜事、生儿育女的喜事等。 5-* 2.失眠的诊断 2.1 临床评估及诊断和鉴别诊断 2.1.1 临床评估 2.1.1.1收集病史 2.1.1.2 体格检查(中医望闻问切) 2.1.1.3 实验室检查 2.1.1.4 精神检查 5-* 失眠的夜间睡眠脑电图检测指证: 1)除非明确知道白天嗜睡是睡眠不足所致,否则应做夜间睡眠睡眠脑电图检查。 2)主诉失眠,但要进一步明确伴随症状的相关性 3)各种睡眠障碍、睡眠过多、睡眠—觉醒周期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和不安腿综合症等。 4)监测睡眠障碍的治疗效果 (中医的现代化要求掌握这一基本诊断知识,中医的医、防、教、研同样主要现代技术和知识。例如对子午觉的研究) 5-* 2.2常用量表 2.2.1诊断量表: 传统的经验式的诊断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医师的学术倾向和风格,采集的资料常与诊断标准所要求的相差甚远,因此才发展了与诊断标准配套的诊断量表。例如在卫生部的“电子病历标准(试用)”和国务院的“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中,中医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5-* 2.2.1 诊断量表(续) RTHD有三个版本: RTHD大众版(RTHD-P)。 RTHD临床版(RTHD-C)。 RTHD科研版(RTHD-R),描述部分为精神科大病历,完成后行量表评定。 RTHD三个版本评分可导入共用数据库共享,也可导入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5-* 5-* 2.3诊断标准 失眠症是在具备充分的睡眠机会和环境的前提下,发生以失眠症状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态,其它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醒后不易再睡,早醒,或自觉睡眠明显不足等。失眠可引起失眠者痛苦和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并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躯体、心理、社会功能。 5-* A.症状标准(symptom criteria): (1)几乎以失眠为唯一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维持睡眠困难,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或自觉睡眠明显不足,不舒服或痛苦,以及醒后疲劳感,白天思睡等; (2)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 (3)主观性失眠的多导睡眠图监测无明显异常 B.严重标准(severity criteria): 对睡眠数量、质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痛苦或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受损; 5-* C.病程标准(course criteria): 至少每周发生 3次,并至少已 1个月; D.排除标准(exclusion criteria): 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者为原发性失眠症。   5-* E.说明: (1) 当失眠是某种躯体疾病或除原发性失眠症以外的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组成部分为继发性失眠症,诊断继发性失眠症需满足上述A.B.C条目所有标准。 (2) 当失眠症除了病程短于1个月外,仅病程不符合

文档评论(0)

孜孜不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