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冷却转变知识框架.docx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钢的冷却转变知识框架一片状堆叠长大具体过程见ppt 钢的冷却转变知识框架 长大方式分枝长大 铁素体与渗 体交替紧密堆叠而成,即片层结构 「片状珠光体 片层间距s :受温度影响,温度越低,数值越小 珠光体转变 Al~550c 扩散型相变 F+ 珠光体转变 Al~550c 扩散型相变 F+渗碳体 珠光体(P): Al~650℃,片间距0.6?l.Oum v索氏体(S):650℃~600℃,片间距0.25?0.3um 托氏体(T):600℃~550℃,片间距 0.1 ?0.15 m 小结:P、S和T都属于珠光体类型的组织,都是由渗碳体和铁 素体组成的片层相间的机械混合物,它们之间的界限是相对 的,其差别仅仅是片间距大小不同。强度,硬度第次升高。T 一综合性能最好。 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粒状渗碳体 形成方式:一由过冷奥氏体直接分解而成; -由片状珠光体球化而成; 曲淬火后组织中、高温回火而成。 粒状珠光体 粒状珠光体性能主要取决于Fe3c大小、数量,分布。Fe3C细 小,相界多,分布均匀,则强度、硬度较高,韧性也/。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对于相同含碳量的钢材,粒状珠光体比片状珠光体具有较少的相界面,其硬度、 强度较低,而塑性、韧性较高。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 定义:马氏体:碳在?Fe中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记为M或a 相互平行排列的板条所组成 板条状马氏体 低碳钢、中碳钢、马氏体时效钢、不锈钢 〔亚结构是位错,故又称位错马氏体 呈针状或竹叶状,故又称为针状马氏体或竹叶状马氏体。 高碳钢(wC 0.6%)、wNi=30%的不锈钢等 M转变片状马氏体 主要亚结构是挛晶 Ms~Mf r含碳量小于0.2%的奥氏体几乎全部形成板条马氏体 M形态件C关系: 含碳量大于1.0%的奥氏体几乎只形成片状马氏体 含碳量为0.2%?1.0%的奥氏体则形成板条马氏体和片状马 一 L氏体的混合组织。 [与合金元素关系:]溶入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除Co、AI外,大多数都使 Ms点下降,因而都促进片状马氏体的形成。Co虽然 提高Ms点,但也促进片状马氏体的形成。 M性能:r马氏体力学性能的显著特点是具有高硬度和高强度 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马氏体的含碳量 I马氏体的塑性和韧性主要取决于马氏体的亚结构 L片状马氏体具有高强度、高硬度,但韧性很差,其特点是硬而脆。 板条状马氏体具有高的强韧性。(具体原因查ppt) M转变特点(见下一页) 无扩散;共格切变,与母相保持一定晶体学位向关系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冷却停止,转变即停止,转变量取决与达到 的温度 -转变具有不完全性和可逆性 理度范围:珠光体转变温度以下、马氏体转变温度以上的温度范围内 组成:a相与碳化物组成的机械混合物,与珠光体不同,不是层片状组织 B转变一温度范围:550-350 B转变 组织:条状F+分布F板条间短杆状渗碳体,呈羽毛状 上贝氏体一亚结构:位错 影响形态因素:随钢中C%的增加,。相板条更多、更薄;Cm数量 增多,不但分布于a相之间,而且可能分布于各 卜相内部。 形成温度:随形成温度的降低,a相变薄,渗碳 体更小,且更密集。 「温度范围:350℃-Ms 下贝氏体」组织形态:过饱和F与分布其内弥散微细£-碳化物组成,针状或 竹叶状 亚结构:位错 祁成温度:一般在上贝氏体形成温度以上和Bs点以下的温度范围内 粒状贝氏可 组织形态:大块状或针状F和富碳粒状的A组成 亚结构为位错 贝氏体性能:一般来说,下贝氏体的强度,硬度较高,塑性韧性也较好,而上贝 氏体的强度低,韧性差。 三种贝氏体具体性能比较即原因见ppt (61-64页) 贝氏体转变特点;贝氏体转变是一个有碳原子扩散的共格切变过程。贝氏体转变 - 兼有珠光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的某些特点。 贝氏体转变时铁素体是通过切变机制转变而成的。母相与新相 _之间维持第二共格关系(切变共格),与母相间有晶体学位向关 系。 贝氏体转变具有不完全性 贝氏体中碳化物的分布与形成温度有关(具体见pp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3054242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