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精选电影观后感.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聚焦》精选电影观后感   《聚焦》精选电影观后感   《聚焦》精选电影观后感   观众没有义务来看这样一部电影,因为整个观影过程,需要像考四六级一样认真,看完后文,有时候还要再回顾前文。   但是,电影人用手中的镜头作为武器,去捍卫这个世界的良知与正义,难道不比拍一个“好看”的片子,来得更有意义吗?   首先最值得提的是:今年2月29日,身在意大利罗马的红衣主教佩尔(GeorgePell),提供了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牧师性侵儿童案件的证词,他在证词中承认:“天主教会犯了许多错误,并让人们失望了”   天主教世界里,无数性虐案受害者得到慰藉,甚至看到了公正裁决的曙光。   影片上映两个月后,能产生这样的现实意义,相信参与者们会比得了10个奥斯卡还满足。   这部电影太难拍了,有人说题材选的好有噱头,可噱头不是这样选的!神父们“长期性、有组织”地性虐儿童,题材太震撼太敏感。如果说环球报报道该丑闻的时候(2002年),天主教还不是美国本土第一大教,那么现在已经是了。如果说环球报作为地方报纸,受众不算太广的话,电影的受众可算是广了。   阻力比当年还大。   敢拍这种片子,没引起强烈的社会抨击,反而好评如潮,真的需要勇气、担当和智慧俱佳。我真的不是在乱用形容词。   零抨击,是因为电影从头到尾都很克制。   虽然近6%的神父都犯过这种恶行,虽然更多的神父都在装聋作哑,虽然从教皇开始自上而下,整个教会机构都在包庇纵容,让这样的惨剧,一代一代地发生在千万个儿童身上。尽管这一切令人愤怒。   但是,影片把怒火收敛了。   所有的罪行,都经由受害者的口述展现,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回忆性暴力的镜头,没有一个受害者自虐或自杀的场景,只有他们在讲述时的崩溃,和一个手臂有烫伤的特写。   让观众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理解,而不是直面受害人的痛苦。要是太露骨了,会让虔诚的教徒们激烈反弹或陷入绝望,反而不会关注事件本身。   教会对揭发者们的报复,在片中一笔带过。   作为案件切入点的盖根神父,在现实里,因为引起公愤,已于03年被狱友杀死。片中只字不提。   来自任何方面的暴力,都被刻意阻隔在镜头之外。堪比侦探片的调查过程,如果耐心去看懂,其实很高能,但为了配合基调,拍得很平实(够敏锐细心的观众,应该会喜欢)。还是那句话,题材太敏感,需要让各界理性接受。   唯一在影片里亲口承认娈童的神父,算是本片对受害人有个正面交代。而这一个交代,也是个态度温柔眼神懵懂的小老头子,并且,也是受害人。算是为教徒们,找到一个原谅“神”的理由吧。   我想这一幕,多少抚慰了教徒们。甚至主创们,还为教徒提供了重塑信仰的方式。就是片中前神父所说的:“尝试将教会与信仰分开看待,教会由人运作,是人就会犯错。”   《聚焦》没有攻击信仰,甚至在主动挽留信仰,这样清醒冷静的正义之战,本身就很让人敬佩。   影片没有把笔墨放在攻击信仰上,而是对这种长期集体行为为何能得以掩盖,进行了很多思考,这些可以从很多角色的境遇中体现出来,导演和编剧也把一些思考安排给了角色的台词。所以片子有很多剧情的隐藏线,就看你细不细心了。   在说这些之前,先来点轻松的制作幕后,不爱看的亲们请直接跳到下一个分割线。   可以增加观影乐趣的幕后:   罗宾逊的饰演者迈克尔·基顿,在接演这个角色后,对真正的记者罗宾逊,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偷偷跟踪,像个变态跟踪狂一样。还搜罗了很多罗宾逊的视频和录音,一遍又一遍地看和听。   对于基顿最终的出色模仿,罗宾逊的评价是:如果他去抢银行,警察会把我拷走!   剧组花了很大力气,还原了波士顿环球报的办公场所的较大部分,还邀请了当年聚焦小组的记者们回来,把桌上的东西,都摆成了当年习惯的样子。   片中,记者们用的是蓝笔,主编用的是黑笔,编辑用的是红笔。就像真正的报社里一样。尽管能看到的纸面都很模糊。   记者麦克追赶律师时,路过一家星巴克。星巴克的logo在这两年刚改过,而影片中那家的logo,被剧组还原成了当年的版本。   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细节,这就是传记式影片该有的态度,观众可以不在意,但我一定要做到最好。   回来说说影片的剧情线和思考点。预警:是剧透,看完会丢失好多观影乐趣。   主线非常清晰扎实。   聚焦小组在新主编巴伦(也译作巴龙)的授意下,开始调查神父盖根数次娈童,被主教调往其他教区后,再次娈童的案件。   由一个受害人,发现一个受害人互助会,牵连出13个类似的娈童神父,和一个专门研究神父心理的专家(前神父)。从这几个神父频繁在各教区调动的记录,找到教廷隐瞒真相的惯用套路。   专家估测有6%的神父娈童,即仅波士顿地区,就有90人。聚焦小组根据调动套路,在数十本!上千页厚!的神父名册中,圈出87名嫌疑人,威胁帮助和解的律师要来名单(对,就是威胁),走访受害人

文档评论(0)

大河入海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