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波特 人格特质论.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尔顿?奥尔波特 (Gordon.W.Allport) 2012.10.10 主要内容生平主要著作人格理论论文 奥尔波特生平奥尔波特(Gordon W. Allport,1897~1967)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193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4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其兄 F.奥尔波特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 奥尔波特的家庭和幼年生活1897年11月11日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蒙特苏马。其父当时是一名医生,将自家改造成小医院,小奥尔波特也帮忙护理病人。——博爱、责任心、热爱劳动其母是一名教师,培养了其探究哲学的热情。其在自传中写到,他早年生活受到新教徒的深刻影响。 奥尔波特的求学经历他6岁时在俄亥俄州定居,无法融入同伴,活在自己孤独的小天地。词汇量丰富,不善于游戏和活动。1915年在哥哥劝说下考入哈佛大学,入学成绩刚及格。开学初期,成绩不理想。1919年获得经济学和哲学学士学位。后去土耳其讲学,期间获得哈佛大学研究生奖学金。在归美途中经过维也纳,拜访了弗洛伊德,对其以后的人格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重返哈佛大学,选择了心理学专业。1922年,获得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年仅25岁。1937年出版《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一书,概括了其人格特质论。两年后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4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科学成就奖。 著作《人格:心理学的解释》(1937)《人格的本质》(1950)《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研究》(1955)《人格的模式和成长》(1961)The Neurotic Personality and Traits of Self-ExpressionPERSONALITY, A SYMPOSIUM PERSONALITY: NORMAL AND ABNORMALThe Mature Personality 人格理论人格界定在其《人格:心理学的解释》(1937)一书中,对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独特的顺应环境的那些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变化 形成;独特性;心理 生理 人格特质论奥尔波特鉴于对弗洛伊德主义过于强调人的潜意识的怀疑和不满,以及心理学中的实验化倾向而提出的人格特质理论。他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是心理组织的基本建构单位,是每个人以其生理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些稳定的性格特征。 人格特质共同特质个人特质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common traits) 是人所共有的一些特质,所有人都具有这些人格特质,人与人之间都可以在这些特质上分别加以比较,如外向性,任何人都具备这一特质,个体之间的差异只在于不同的人具备此种特质的多寡或强弱不同而已。个人特质(personal traits) 是个人所特有的,代表着个人的独特的行为倾向。 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首要特质(cardinal trait) 是指最能代表一个人的特点的人格特质,它在个人特质结构中处于主导性的地位,影响着这个人的行为的各个方面。中心特质(central trait) 是指能代表一个人的性格的核心成分。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 是指一个人的某种具体的偏好或反应倾向,如偏好某种颜色的衣服,闲暇时喜欢收拾房间,等等。 插队测试解释 The Mature Personality (成熟的人格)Few People Are Wholly Mature before MarriageMaturity Is Achieved Through Marriage 成年人才能结婚,但并不意味着一个人要完全成熟之后才能结婚。很少有人在结婚前是完全成熟的,在某种程度上,成熟是通过婚姻获得的,多半来自于婚姻中的压力。 But what is maturity? Maturity is a developmental process. (发展的过程) 统我(人格组织)发展的形成过程:完善的统我机能只有从出生到成年经过躯体自我感觉(1岁)、自我同一性的感觉(2岁)、自尊的感觉(3岁)、自我扩展的感觉(4岁)、自我意象的感觉(4~6岁)、理性运用者的自我形成(6~12岁)、追求统我的形成(12岁至青春期)、作为理解者自我的形成(成年)八个阶段的发展才能达成。 婴儿是群聚的,依赖于母亲;2-4岁自我意识开始出现,不再全部是群聚生活的快乐,因为犯错要受到惩罚。一定程度上成熟。平均3岁是一个“否定论”阶段。儿童会反抗外界影响。eg.一个3岁小男孩,每天到奶奶家大喊大叫,“奶奶,我不

文档评论(0)

139****25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