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籍史藏志存记录 江阴城守纪.pdf

中华古籍史藏志存记录 江阴城守纪.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江阴城守纪.txt 《江陰城守紀》等四種 (明清)韓菼、許重熙、南園嘯客、戴田有 撰   序   江陰城守紀目錄   江陰城守紀捲上   江陰城守紀卷下   江陰守城記   平吳事略   揚州城守紀略   ●江陰城守紀   序   江頭片壤,沾國家深仁厚澤,百有餘年矣。茅簷耆老,每談乙酉攖城事,無不痛當時殉 義之烈,而議當時梗化之非也。勝國天下亡於逆闖,本朝入關討賊,率土歸仁,乃彈丸下 邑、蟣虱編氓,偏欲從新朝革命之餘,為故國回天之舉;識時命者,萬萬不出此。顧明季綱 常節義,誠所難言;而此區區者,獨能顧綱常、思節義,甘以十萬人之肝腦,同膏八十日之 斧鉞。使當流寇橫行之日,燕京如此,必將眾志成城;列郡如此,何至勢如破竹。由此而 論,雖昧則天、命,抗王師亦有足多者。故謂之愚,則誠愚;謂之忠,則未始非忠也。菼少 游戚氏殉節地,長謁閻、陳二公祠,耳其事,間訪其書,鄉人以事關兵燹,多所畏忌。嗟 乎 !乙酉之事,不忍傳,實不忍不傳;所當諱,實不當盡諱者也。聖朝寬大,國史褒忠,近 復微臣錫以通謚、士民許以祠祭,匪曰仇之,直甚予之。若遺聞紀略等書,上諸輶軒,必收 宬閣,亦何嫌何疑,而令當時軼事湮沒不傳耶 !因不自揣,搜羅散逸,刪煩去復,匯為一 編;發烈士之孤忠,彰聖朝之盛德,周頑、殷義,一視同仁。閱是編者,可以風矣。   時康熙乙未孟冬月,長洲慕廬氏韓菼謹識。   ●江陰城守紀捲上   長洲慕廬氏韓菼編   江陰,古延陵地。春秋屬吳公子札。戰國時,楚封春申君黃歇。自漢迄元,為鄉、為 縣、為國、為望、為軍、為州、為郡、為路,沿革不常。明隸南直之常州府。其地北濱大 江,東連常熟,西界武進,南界無錫、陽湖。南北相去七十里,東西相去百四十里。中峙三 十三山,為田一百十三萬畝,輸糧六萬餘石,出賦十餘萬兩。蓋江以南,一劇邑也。東關 外,舊設朝陽驛,蘇、松、浙、閩赴京之沖途;黃山港通大洋,順風一日夜即至,洋船俱泊 於港。故屢被倭寇,亦江防之要區矣。南幹龍入中國一支,盡於江陰,巨區之火,溢於芙蓉 湖。由申、夏二港注之江,則邑乃山水交會之地。洪武初,駐驆瞰江山,嘗有建都之議。鵝 鼻截江,火脈直射金山,採石以下,第一重門戶。元設萬戶府,明命吳楨、吳良等統重兵鎮 守,規其形勢,誠南都之藩衛也。風俗淳厚,敦禮讓,崇氣節,不屑屑以富貴利達為事。故 名公巨卿外,代產僊佛及畸人。即有明一代事,論洪武初,焦故人隻雞鬥酒,與帝班坐,不 肯受官。徐麒詔征諭蜀,覆命辭職,帝命舉朝餞行。正德朝,黃御史安甫、史御史良佐、黃 主事昭,稱殿前三虎。天啟詔朝獄者十三賢,江邑繆文貞、李忠毅居其二。鼎革時,陳震亨 殉節泗陵、朱養時殉節舟山、胡熙雲殉節海虞。其它孝悌節義之事,志不絕書,如周蘭等之 御海寇、吳兌等之御倭寇,編氓賤隸,皆知取義成仁、捐軀報國,豈鍾毓之氣使然耶?亦漸 染有素也云爾。   江陰災荒。   萬曆五年,大水。六年,蟲荒。八年,大水。九年,海溢。十一年,大水。十四年,大 水。十五年,水災,民食草木。十六年,旱災。十七年,大旱。二十一年,雹災。二十三 年,水災。二十四年,水災。二十六年夏、秋,雨災。二十七年,久雨,無麥。二十九年, 無麥。天啟四年,久雨江漲,麥盡漂末。五年,無麥。六年,旱蝗。七年,蟲食麥禾。崇禎 二年秋、冬,不雨。三年,二麥萎末,菜盡傷。五年夏,旱。六年,潮沖圩岸,傷人;九 月,風變,田禾若掃。七年夏,旱,麥鄖;秋,大雨,損稻。□年二麥盡,青蟲食禾。十一 年,大風,損麥;秋,旱,蝗起,原野成空,復食麥苗。十二年,旱,蝗。十四年,大旱。   江陰變異 第 1 页 江阴城守纪.txt   崇禎二年,城鳴。十二年,雨赤小豆;四月,蟲聚,鳴於天。十三年,虎至,傷人。十 四年,虎又至,捕得之。十五年,河■ 〈囗外力內〉鳥見 (■ 〈囗外力內〉音火,一名■ 〈 囗外力內〉騮),形不甚大,聲如兒啼,在城內外哀鳴一日。邑令吳鼎泰嘆曰:此城將有兵 禍 !十七年,民家曉起,皆有黑圈記其門,或於釜底畫梅一枝,一夜殆遍。五里亭平地出 虎,大如犢,而勢甚猛,傷人頗多;逐至百丈地方,跳河淹水中,漁婦刺殺之。   慕廬氏曰:嘉靖、萬曆以來,僉壬柄國,閹勢滔天,士氣不揚,人理滅絕。歷朝末季, 未有如明之失政者也。人事變於下,故天象應於上。天人交棄,雖有孝子、慈孫,安能挽回 造化哉 !   大清順治元年 (崇禎十七年五月改元),明亡。   三月二十日,闖賊破燕京,思皇帝殉社

文档评论(0)

阶梯考试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育 考试 学习资料

认证主体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